进入十一月份,各个学校的期中考试已经结束,留下师生,家长的也是分数,排名,训斥,比较……也难怪学生对此担惊受怕,说实在的我也不喜欢。
每年的期中,期末考试,包括月考都是阶段性检测,为什么却搞的兴师动众,不考第一感觉就不能活的样子,反感!每科一出分都会对老师的分数进行排名(简单的)结果相差不是很大,可在比较中我们平时看起来关系很好的老师却都是半开玩笑半自嘲地语气回应着各自的成绩,成绩稍好点的别人会找各种理由相匹配,什么老师抓得紧就是管用啊,某某班的学生就是聪明啊等等,甚至连小数点后面的数字也不放过,一定要比出个一二三来。接下来就是相互吹捧,相互比较,相互自嘲,自己也不例外。其实除了中考高考这样将分数作为选拔性的标准,谁又会对老师,对学生怎么样呢?
然而我们不同,比了老师,比学科,比了学科比学生,比了学生,比班级,好像只有比较才能证实第一的实力及班主任各科老师的能力,此后便是对学生的疾风骤雨,不得安宁。
或许是期望值过高,这次考完试我也悄悄地看了看数学,政治,物理,生物封试卷,发现学生考得的确不行,可是发火又发不起来。我觉得如果天天发火真是自己无能的表现,所以我希望自己在了解得知分数后能认真的思考,做一点规划而不是东一耙子西一榔锤,跟着别人乱跑。平静地看待学生的成绩,自己的成绩,班级的成绩,让它平稳地过渡。
学习是知识的积累,是习惯的培养,是兴趣的激发,是长期地坚持,是一场持久战,望自己平心,平和地对待。认真地做每一件事,踏实地做每一件事,淡泊名利,追求美好,莫问前程!
图片发自简书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