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融、圆通,甚至圆滑的人总是很讨巧,人生际遇看起来似乎也是处处亨通,而方正不阿的人却时常碰壁,遭受打击。是不是因为缺少生活的技巧,难以应对这复杂的世事?
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今有仁心仁闻而民不被其泽,不可法于后世者,不行先王之道也。故曰: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诗》云:“不愆不忘,率由旧章。”遵先王之法而过者,未之有也。——《孟子·离娄》
这段话里讲到五个人,尧舜不必说了,此外还有三个。离娄,相传是黄帝时人,能在百步之外见秋毫之末。公输子,也叫鲁班,名班,鲁国人,是春秋末年的著名巧匠。师旷,春秋时的著名乐师。
离娄的眼力好,公输子堪称能工巧匠,凭借他们的才能,不用圆规曲尺,也无法画出方形和圆形。这当然说的是完美无缺的形状。
师旷作为乐师,应具备超强的辨音能力,但他不依据六律,就不能校正五音。
我理解这是说做事要有法则、标准,也就是规矩。
上面的其实都是铺垫、引子,孟子所要阐述的重点在后面。
尧舜都是内圣外王之人,他们治国之道,在于施行仁政,否则是不能够平治天下的。孟子强调君主的修养和作为必须达到仁政的标准。
仅有“仁心仁闻”是不够的,老百姓没有得到恩泽,后世无法效法,是因为不实行先王之道的缘故。
《诗经》“不愆不忘,率由旧章”,是说不偏离,不遗忘,一切都依旧规章。信奉老理没错的,那毕竟经过了时间的检验,也可能早已成为社会法治。
“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从字面解释,只有善心不足以用来治理政治,只有法度它不会自行实施。
我理解这句话也适用于为人处事,只有善心,而不考虑具体针对的事件、时间、人物,就是没有规矩,没有原则,很可能因此惹出祸端,或导致自身受损。
规则是要靠人来施行的,执行过程中可能情况千变万化,所以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呆板,应懂得变通,要不断改革创新。
人的应事处事能力是一大学问,孟子用生动的事例阐明了复杂的道理,先天的聪慧、心灵手巧,如果没有经过道德的熏陶,即使能有一些成就,也不一定收获圆满。
生活离不开技巧,但那只是方法和手段,体现人生境界的还是内在的修养和坚守,人人都应懂一些生活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