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赛开始后,滕哈格针对上一场暴露的中场真空问题,有了相应的对策,这点在比赛开始阶段很明显,就是芒特的位置有了更多的回撤,更多地参与防守,所以今天先来谈谈这场比赛的关键人物,新援芒特。
一:芒特应该怎样使用?
防守上,芒特虽然拼劲很足,但是完全不知道如何选位,如何落位,面对对手的进攻跑位,基本处于蒙圈的状态,实际防守贡献随比赛时间的增加逐渐降低。
进攻上,芒特和队友明显缺乏默契,无论是和中路还是和边路,没有形成太多有效地配合,偶尔传两脚威胁球,是除了跑动外仅有的亮点。但从今天的表现,甚至不如热身赛上的贝壳。
就今天的比赛安排而言,芒特在场上,曼联犹如少打一人,芒特大部分时候更像一个足球的追赶者,无法对足球产生支配能力,对场上空间的影响力也很有限。
下半场66分钟换上了埃里克森,埃里克森本身并不是一个防守者,但鉴于他优秀的足球智商,以及足够多的比赛经验,在他30岁以后,在防守上的判断能力很好的弥补了他技术上的缺陷(不善于对抗,避免对抗),埃里克森在位置选择上,以及支配进攻上,在今天的战术体系下,明显强于芒特。
有句话,最好的防守是进攻,那么再来看看这场比赛的进攻
二:进攻究竟出了什么问题?
赛季两场比赛,加纳乔都作为首发出场,加纳乔是一名特点非常鲜明地球员,很强的自信,很好的一对一技术,缺点也很明显,他可以过一个人,但是面对双人协防或者处于阵地战中,他的贡献极其有限,几次和卢克肖的配合,默契度也很低,传球精准度也欠缺。
卢克肖是曼联多年以来的进攻后场发起者,也是曼联多年左倾严重的原因之一,无论是拉什福德还是马夏尔,他们和卢克肖都有足够的默契,卢克肖的套边更有威胁,而拉师傅现在很少出现在左边锋的位置,而在新的体系下,卢克肖也还在适应中,目前几乎仅有传中才能制造威胁。
拉什福德这两场在比赛中更像是“冲锋”而不是中锋,除了不习惯这个位置,新的战术体系下,他也没有发挥出衔接中场,背身拿球的渴望,更直接的是接后场传球后一对一单干制造威胁,这本身和滕哈格的战术思想就完全不匹配。
然后是右路安东尼,今天的比赛完成了0次过人6次抢断2次拦截的“惊人”数据,如果不是一次内切打门中柱,也许你会认为他是一名右后卫。
在进攻线没有形成足够压制的能力下,可想而知对手会有多么肆无忌惮的倾巢而出,再加上曼联中场的混乱,与其说热刺和狼队踢得好不如说曼联这两场比赛自身的问题很大。
三:B费究竟如何发挥作用?
布鲁诺费尔南德斯,也是一名特点非常鲜明的球员,他的传球,或者说曼联的进攻大部分依赖于他的个人发挥,也正因如此,当比赛处于逆境时,他往往被放大与显微镜下被观察,被抨击。但现实问题是,没有一名球员是完美的,无论是B费还是拉什福德,甚至还有卢克肖,在你没有更优解的情况下,他们就是球队的支柱,解决球队问题,不是在没有合适方案的情况下先把柱子拆了,当今足坛,能有几个人超过他们三个,并且你能买得来?B费不是一个不善于拼抢的球员,在之前的几个赛季,在联赛中场进攻型球员里,B费的防守数据一直是位列前茅,并切是有效的防守。这赛季的前两场,B费踢得很别扭,可以看出对热刺的比赛,B费处于一个前场自由人的角色,但更多时候处于球场的右边路(实际上他最擅长在球队中场偏左的位置),所以如何把B费和三个前锋适配好,是主教练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
比赛的问题其实从一开场就出现了,利马作为中后卫,连续多次直面对方进攻球员,这就说明球队的战术存在严重问题,纵观全场,曼联的阵型拉得很开,这和瓜迪奥拉的球队有本质的区别(瓜迪奥拉的球队整体阵型一直很紧凑)这也给了对手更多的空间去冲刺。
开赛两场比赛暴露的问题很明显,赛季刚刚开始,如果发挥现有球员最大能力,选择适合球员的战术打法,是滕哈格接下来面临的最大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