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喜欢这个专业。”
“我不知道我能干什么。”
“我不知道要不要考研。”
对于这些,我的统一回复就是,“那你去试试啊!”
写在前面
上周做了个朋友印象的测试,发现最高的关键词是,工作狂。
我认真地反思了一下自己,觉得对不起这个称号,我决定再忙一点。
想来也是,真的没什么时间是闲着的耶。
早就知道了我不喜欢自己的专业,于是我把其他时间都花在了可能会有兴趣的事情上。写作,读书,采访,学摄影,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
我并不确定这有没有用,但是总比花时间纠结有用,那点纠结的时间,能学好多东西呢。
早就知道我也不适合自己的专业,于是带着空余时间学会的技能,踏上了实习之路。在任务的压力下,我还喜欢我当初喜欢的东西吗。事实证明,确实很喜欢,而且工作中的学习状态比啃课本更适合我。
真的从来都不迷茫吗?
不是的。
我给我的迷茫和纠结,一日为期,让它变成解决方法和选择。
因为人一旦迷茫起来就会处于什么事都干不了的状态,但是你一旦从这个状态中走出来,就会觉得花那么多时间在纠结上,真的很蠢。
工作加班枯燥的时候,顺手翻翻别人的作品学习,人家怎么能写得那么好,不行我一定要把所有好的地方都背下来。
地铁上挤到谁都看不顺眼谁的时候,拿出耳机听听罗辑思维和十点读书的音频,历史、人文、商业,大量的知识听过后抓在手里,走出地铁站都要开心得飞起来了好吗。
在很多有可能会质疑自己产生迷茫的时候,我都选择去靠近自己所热爱的一切。
躺在床上看着天花板好几天都问自己我从哪来要到哪去,没有任何用处,最有用的是赶紧跳下来,去尝试你所有想做的事情。
想去旅行赶紧买票,见过的所有东西都会变成你的眼界。
一口气憋着不舒服,就去健身,身体是你功成名就的本钱。
想学技能马上找圈内大神,你都不开口,人家都不知道怎么帮你啊。
人的迷茫源于自己的无能。
解决迷茫必须得填补自己的无能,让自己有能,甚至全能。
无作为的纠结注定会让你在迷茫里越陷越深。
把时间浪费在迷茫和纠结上,真的蠢炸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