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六便士代表着物质欲望,而月亮代表了人们头顶的梦想。这是一部关于理想和现实的著作,一直以来登上了众多人的必读榜单,毛姆笔下的思特里克兰德,是一个天才,当然他没有成为天才之前被别人认为是一个“疯子”,自由与勇敢追求梦想的人,敢于放弃自己安稳的生活,不在乎外界看法的勇士。
我觉得故事虽然以思特里克兰德追逐梦想为主要内容,但是可以以思特里克兰德在这部小说中的中经历过的三个女人为线索,将整个故事穿插起来,分别是思特里克兰德夫人 施特略夫夫人和爱塔。
思特里克兰德夫人一直生活在从思特里克兰德在40岁之前一直到它去巴黎追求绘画为止,他抛弃自己的妻子和孩子,放弃证券经纪人的安慰工作,只身赴巴黎从零基础开始学画画,作者“我”从他妻子的嘴里得到这样的消息,觉得他可能跟着别的女人跑了。我对他厌恶至极,无法接受这是多么可恶的事情。在后续巴黎的接触中,证明了思特里克兰德是个怪人。但是“我”在和他接触中,也意识到他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人。思特里克兰德说“我必须画画,就像溺水的人必须挣扎”,他不在意自己生活的环境,不在意自己生活,一心只为画画,愿意为艺术奉献一切,这在平常人的眼里,觉得他一定是疯了,但是只有自己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人生只有一次,总该为梦想活一次。虽然他的做法,有一些自私近人情,古往今来,大多数的天才为了艺术奉献了一切。
第二位女人是施特略夫夫人,这段情节会让大多数读者跌掉眼镜,同时感到三观炸裂,在他巴黎落难之时,施特略夫给他大量的帮助,同时对于他的绘画艺术给予极大程度的肯定,但是他却伤害这个真心实意帮助他的朋友,他占有了施特略夫的妻子和画室,这个荷兰的蹩脚画家施特略夫拱手让妻,只好离家出走,不幸的是三个月后,传来施特略夫夫人的自杀讯息,而思特里克兰德一如既往的冷漠,只留下施特略夫妻子的裸体画像,这幅画最终激发了施特略夫的怒火,他打算毁掉这幅画,可是最后却被这幅画的艺术造诣所打败,选择默默无闻地回到荷兰老家。我生气于施特略夫的懦弱,厌恶思特里克兰德的无耻和冷漠,心情久久无法平静,但是思特里克兰德追寻的艺术,让他无法顾及其他任何的情感,只是只身去投身到绘画的领域。这让“我”对于思特里克兰德更加厌恶,但是他却一改以往作风,让“我”看了很多他的画,在画中,看到了“纠结”和艺术。此后的很久,“我”一直没有他的消息,直到听到思特里克兰德死于麻风病。
这时,毛姆笔下的“月亮”出现了,它就好像是一个世外桃源—塔希提岛,也出现了第三个爱慕于思特里克兰德的女人爱塔。这里的人没人会觉得思特里克兰德奇怪,这里没有社会规则,只有热带丛林、棕榈树、土著人和古老风俗等等。思特里克兰德在这里落脚了,安心作画,在一片从未领略过的景色,从未熟悉的人群中生活下来,寻找心灵的安宁。他就在这里努力作画,最后出名了,成为一画难求的大师,但是他却死于麻风病,最后生前的巨作,仿佛是一个创世界,也都按照遗嘱被付之一炬。理想国从来不能长久,桃花源不可能一直存在,暗示了一个悲惨的结局。
一个人为了艺术而献身,抛弃了一切,就好像接受命运的召唤,哪怕穷困潦倒,哪怕一无所有,他都要作画。天才和疯子往往只是一刹那间,思特里克兰德不是道德上的好人,不是大家心中的好人,但是他确是一个纯粹为了艺术而生的人。生活都有多种选择,无论你选择“六便士”还是“月亮”我们都要听从自己内心的召唤,有理想不怕远,只有遵循自己内心真正的信仰,做到问心无愧就好。是否获得幸福都是取决于一个人如何看待生活的意义,取决于他认为对社会应尽什么义务,对自己有什么要求。“世界上只有少数人能够最终达到自己的理想。我们的生活很单纯,很简朴。我们并不野心勃勃,如果说我们也有骄傲的话,那是因为在想到通过双手获得的劳动成果时。
”愿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