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东吴同学会《乔布斯的“苹果禅”》
1,一次只专注于一件事情。
当你行走的时候,就专注行走。当你吃饭的时候,就专注吃饭。
呼吸+当前的事情。让你的心锚定在当前正在做的事情上。
2,慢慢并谨慎的做事。
虽然能做到一次只专注于一件事情,但也可能会急匆匆地完成它。
仓促本身就是最要不得的态度。当你做事的时候,一旦你想要快就表示你再也不关心它而想要去做别的事。
要谨慎地注意你的行动,不要太急忙和随意了。
3,彻底的完成它。
由于有很多事情等着我们去做,所以很多人在没有完成之前就已经匆忙地开始了下一件事情。其实,我们应该把它彻底完成之后再重新开始。
下课铃响完全不等于课的完成。
老师把知识点讲完了吗?学生把笔记记完了吗?布置的练习做完了吗?练习中出现的问题解决了吗?发现的问题和家长学生沟通了吗?沟通后他们引起注意了吗?注意了采取行动了吗?行动了取得效果了吗?
“认得当下真”。当我们认真地去做一个事情的时候,会发现真正的趣味。
做事感到枯燥乏味,是因为做事只是浮于表面,没有钻研进去。
给一件事画上圆满的句号,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
4,少则多。
少做才能专注的做,少做才能慢慢的做,少做才能彻底的做。
少做并不意味着少产出。
事实上,很多工作做精做透才会产出真正的收获。浅尝辄止的忙碌,会导致碌碌无为。
当把一件事做精后,自然会衍生出下一件可做的有意义的事情。
5,在事情之间,留一些空白。
事,不要做得很满;话,也不要说得很满。
在客观世界之外,给主观世界一点点的抛物线。
6,培养仪式感。
想要做好一件事,需要明确开头和结尾才能让你确信你正在做这件事情。
仪式就是,通过某个动作或某件事情,对内对外宣告此事正式开始或结束。
仪式,可以让人或人们的心理频率调到一个固定的频道上。
7,为特定的事件分配好时间
格物致知,格时致律。
如果事情真的重要,就要为它分配好时间,保证它不受其他事的干扰得以贯彻。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嬉病毒”和“随病毒”,会吞噬我们的能量和时间。最终会把生活弄得一团糟。
我们一生、一年、一天都一定要有一个可以锚定的东西。这样,你就不会成为汪洋中的一艘船,随波逐流。
有了“戒”,才会有“界”。
8,花些时间在打坐上。
身体有大部分的运行是不受意识控制的。
要和身体好好地相处,就要了解身体的脾气。凡事,和身体商量着来。
打坐,是自己和身体相处的机会。
9,要微笑和服务他人
有些人出场自带BGM。
再阴霾的场合只要有了他,就好像阳光穿透乌云给人们带来温暖和光明。
内在情绪和外在表现可以相互转化。
我们会因为欢乐而微笑,也会因为微笑而欢乐。
我们会因为别人的善意而欢乐,也会因为主动释放善意而获得使自己欢乐的善意。
这样的因果,其实是一个映射游戏。通过映射游戏来让自己处于积极而欢乐的状态。
10,静静地清理房间和烹饪食物。
让心安顿下来。静静地,全神贯注地沉浸在眼前的事情上。借助清理房间,烹饪食物这样的日常琐事让自己进入“心流”状态,继而将这种状态带入到生活和工作中去。
扫地僧扫的不是地,而是自己的心。
11,思考自己真正的需求。
德鲁克说,人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面对无数的选择。
对于没有目的地的帆船,一切风都是逆风。
对于没有目标的人而言,自由意味着浪费。
把现在的时光想象成生命中的最后一天或者是最后一年,去做真正有意义的事情。
自由感,给予的是嬉和随;紧迫感,给予的是勤和思。
12,简单生活。
尽可能地简单地生活,尽可能地删除掉那些没有必要的和不重要的东西。
摄影和绘画最大的区别是,绘画是一笔一笔加上去的,而摄影是一个片段一个片段减出来的。你把所有不需要的东西都拿掉,拍出来剩下的那就是最好的照片。
用一把剪刀,剪去生命中不创造价值、没有意义的环节。才能有时间和精力去做创造价值,有意义的事情上。
总结
一言以蔽之——减。损而又损,减而又减,之为道。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学术,要增,不停地增,不停地做加法。
学道,要减,不停地减,不停地做减法。
“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无为不是个结果,是个手段。透过无为能做到无所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