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传统文化,我们采取的方略早早的就印在了高中教科书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这十六个字实在是无懈可击。它既适用于我们传统文化的继承,也适用于我们辨析外来文化洪流的冲击。问题也在这里,这句话适用范围之广使得它自身是尽量抽象的。而一个抽象的概念实在是能被任何人解读出任何意思。回到弘扬传统文化的问题,我们要弘扬的一定是“精华”,一定是“批判继承”过的,一定是能“古为今用”的好传统文化。那么,如何分辨呢?
从漫长的封建社会积攒下来的社会文化虽然在一直演变却没能跟上中国近几百年来的巨变。科技的发展改变了人民的生活,社会体制的变革改变的是人民的思想。当世界变了样,文化还停滞不前时,社会就会出问题。在思想和生活都已经变革的今天,我们面临的选择一个是自己去独立的探索当下时代应有的文化,不受过去的影响,但这样无论人们难以接受,实操起来也异常困难。那不如看一看第二条道路,我们从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中去提取“有用的部分”,然后让它贴合这个时代的主题,追赶上科技的发展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就像老树抽新芽一样,获得一次新生。
在基本教育中,我们知道中国历史大致分为三个部分。农耕文明、封建社会和近代以后。农耕时期,人们还以部落的方式生活,生存还是一个大问题。那时的文明主题是生存,由此演变的细枝末节百变不离其宗。当社会趋于稳定统一后,生存不再是主旋律,稳定和统一成为一个最大的问题。之后的文化演进在统治者的推动下向着稳定和统一这一主旋律贴合。到了近代以后,发展成为了社会的主旋律,一直到今天。也就是说,现在的社会的主旋律是发展,我们要弘扬的也应该是能贴合或者间接推动发展的传统文化。
从这一观点出发,我们再来看看具体到事例上人民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经央视多次披露的各种算命,披着的一直是传统文化的外衣。这一类关于“迷信”的文化一直是被我们看不起的。原因无非是我们一直相信因果并且试图去了解因果的规则,在科技不发达的以前,人们试图用迷信去解释因果。今日,我们可以用科技去解释一部分因果,并且发现以前用迷信去解释因果是个极其错误的观点,你若问一个人迷信为什么错,他的回答无非是:这不科学。其实放宽视角,我们生活里不科学的地方太多了。我们过年很多的传统都是迷信的,但是他能推动一部分经济的发展,并且没有人去指责贴福字的人傻。算命之所以被人人喊打是因为它在外人看来是一种不劳而获的方式,他是传统文化,不是精华也不是糟粕。如果有这么一个自发的兴趣社团在社会中存在,一直以来也没有人靠这个招摇撞骗,那么从算命到玄学这一脉都不会被人们轻视甚至蔑视。而作为一种兴趣爱好一直存在着。
文化本身并无好坏,可是文化的展现需要形式。当这个形式在现在是贴合“发展”这个主题的时候,我们就会需要它,也可以去发扬它。说到底,我们发扬的,我们剔除的都应该只是形式,而无论是礼法还是玄学,我们都应该保留着最原始的研究和资料,把它们保存起来。文化就像一个无比巨大的衣柜里的无数衣服,每个时代选择着今天出门想穿的衣服,其余的继续在衣柜里等着时代的下一次巡视。
当我们决定把所有传统文化都保留下来时,弘扬传统文化倒变得简单了些。只要我们能用贴合时代主题的方式去把传统文化去重新整合和展现。人们自然能乐意去接受传统文化的新形式,并且从中获得属于自己的文化修养。
不久前在苹果商店上线了一款app《皇帝的一天》。它在很快的时间内达到排行榜的前几名。软件是为了向小朋友讲述清朝皇帝都是怎么过的而开发了,里面我们跟随着一个小皇帝的形象看着他一天里都干了什么。狩猎,批阅奏折,上朝,铭记先祖遗训...一个立体的皇帝取代了电视剧里作威作福,贪图享乐皇帝的模样。要说其中有什么用,有的。让孩子知道哪怕是皇帝一天也很累,因为有不得不去完成的事情。让孩子知道不同场合衣着应该有所讲究,正式场合和家里是不一样的等等。让孩子知道即便是皇帝也要关心自己的母亲等等。如果没有这个app,也许皇帝一天做了什么还只存在于故宫解说员的口中和学者的笔下。有这么一个app,既满足了家长教育孩子的一个需求,又宣传了一些传统文化于是它是成功的,也确实成功了。
也许谈到宣扬传统文化,我们的脑子里只有让现代人别扭的去模仿古代人笨拙的言谈举止和老旧思想,只有背诵不知道意思的古文和念着平仄相对的韵律。换一个角度,我们用创新的方式去弘扬传统文化,用不那么刻板严肃的方式讲述着过去的故事。也许轻松愉悦的方式能让我们更愿意接受和了解自己的文化,也许创意十足的形式能让市场更认可和帮助传统文化去进一步传播。
巨大的衣柜里,没有精华也没有糟粕,适合时代的,在经过搭配后,被展现了。其它的,在衣柜的一角里静静的挂着,等待下一个时代去挑选和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