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期指1岁半至3岁,这一阶段,亲子之间的共生依赖关系有所减弱。在认知与思考方面,表现为孩子有了“心理表征能力”,被称为“前概念时期”,他会加工和组织信息了。这个阶段的孩子区分不了死了和有生命,2岁左右会形成回忆。会发现很多孩子喜欢玩想象性游戏,比如拿个手机放耳朵边,装作打电话。家长若能参与其中,使游戏更接近于生活,对孩子身心发展大有裨益!老师讲到一个词“客体永久性”,
客体永久性是皮亚杰使用的术语。是指儿童理解了物体是作为独立实体而存在的,即使个体不能知觉到物体的存在,它们仍然是存在的。父母可以通过一些游戏,来训练孩子的记忆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另外也应该理解孩子与妈妈分离时的焦虑。
在情感与心性发展方面,童年期的孩子有了自我感,有了羞怯、窘迫、嫉妒、自豪等自我意识情绪,还有共情反应。有些父母为哄住孩子,会吓唬孩子,孩子信以为真,会产生恐惧、焦虑情绪,常此以往,造成口吃、遗尿、智力发育迟缓等。父母对孩子的情绪要有敏锐的洞察力,比如嫉妒,这是一种自然而然出现的情绪应应,父母积极引导,并不会对孩子造成负面影响。这一阶段的孩子有了性心理,会发现男孩和女孩不一样。老师还讲到一个词“肛门期”,我百度了一下,
肛门期(anal stage)约1.5~3岁,动欲区在肛门。在这一阶段,由于幼儿对粪便排泄时解除内急压力所得到的快感经验,因而对肛门的活动特别感兴趣,并因此获得满足。在这段时间里,父母为了养成子女良好的卫生习惯,多对幼儿的便溺行为订立规矩,加以训练。如果父母的要求能配合幼儿自己控制的能力,良好的习惯可以因而建立,从而使幼儿长大后具有创造性与高效率性。如果父母训练过严,与儿童发生冲突,则会导致所谓的肛门性格,一种是肛门排放型性格,如表现为邋遢、浪费、无条理、放肆、凶暴等;另一种是肛门便秘型性格如过分干净、过分注意条理和小节、固执、小气、忍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