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加了个班,买了《流浪地球》电子版书,仔仔细细的看了一遍,以前倒是大致了解过,毕竟作为一个伪科幻迷大刘的书还是有所涉猎的,只是在前天看过电影版《流浪地球》后就对原著更加好奇了,主要在于大刘的思想,在大环境中的人文情怀就会变的很淡很淡,而电影中的有些情节过多的人文情怀让人有些出戏了,所以就迫不及待的看了原著,以及在多方查证后打算写点东西。。。一是为了吹一波电影《流浪地球》二是解释一下其中较多突兀和疑惑之处,三是科普一下一些衍生话题的错误和荒谬。
首先,感谢《流浪地球》的所有主创,剧组以及片方的四年努力。我想说这个辛苦是值得的,我不会用“里程碑”因为我心中的神作只有《EVA》,但它绝对会在中国电影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一笔是可以将中国文化输出的“软实力”革新到“硬实力”的重要一笔。如张艺谋作为中国电影名片的时代,他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元素中国色彩中国情怀,却少之又少的能体现出中国的硬核实力。《战狼2》的成功是一种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的集体爆发,里面不乏我们这一代愤青的推波助澜,当然也被扣上了民族主义和自大的帽子。《湄公河行动》和《红海行动》则着重展现了中国军人的能力和精神,国内口碑极佳却难以成为文化输出的突破口。
再来看《流浪地球》,感谢大刘,以及那些为了“梦想”不懈努力的“中国科幻新生代”的作者们。你们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的另一面,那不再是古老神秘的东方,不再是舞刀弄枪的功夫之国,不再是长袍大褂的封建王朝。。。任你轨道炮反物质多牛逼,可抵的住一张二向箔?任你飞碟反重力多逆天,可抵的上把地球当飞船?任你人工智能地外文明多恐怖,最终还是落笔人心。。。也许你们并不知道30多年前“中国科幻的寒冬”到底发生了什么,又影响了什么。才会大言不惭的直指中西科幻的差距。但是现在不一样了,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
《流浪地球》最初的排片率是让我最痛恨的一点。当然我还真不知道要去恨谁。春节档的常见脸孔都有电影上线,电影院自然会以片长短上座率高符合时下气氛的喜剧为排片重点。但恰恰反映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从市场分析的结果就是大众不看好这部国产科幻片。还好短短几天反手就是一大耳瓜子打的极为响亮,也打响国民科幻的热潮。排片率从首日的11.4%到明天的近40%,简直是令我欣慰和自豪,这是全民的审美和意识形态的进步,是推动中国电影行业发展的最有利的支持。当流量鲜肉人气女神不再是票房保证,当屏霸发现一如既往的卖傻充楞不再能够讨好观众,当一次次的炒冷饭卖情怀已经不能触动大众的内心,我想那才是中国电影百花盛开的时代。
看完电影出来,我的小伙伴说了她的感想“我就有种想打死那两个熊孩子的冲动”。我想这应该不是个例。包括此前看了一篇某Q推送的文章,大致就是说又是一个傻白甜的女主和名族主义个人主义的男主之类的巴拉巴拉一堆。首先嘞说一下朵朵吧,编剧给的设定本来就是一个中二(初中二年级)的小女孩,你要让她知道什么?别问我这么大才初二?那是2075年的事,我咋知道,而且原著中也没有这人。。。再说说男主“户口”,当然原著中也没有,或者就是那个“我”吧。但是我觉得如果真的要照搬大刘的情感设定,这片子过审有点难度,因为那是末世的地球,人文伦理信仰都崩坏的地球,多的我不说你们能想来吗?北京三号地下城熔岩倒灌,唯一的逃生电梯排起数万人的长队,最前面的是保育机器人抱着的婴儿,再是幼儿园再是小学再是初中,越往后年龄越大,最后两万多人被岩浆吞没,男主的母亲就死在里面,那时的男主排在初中的队伍里,都没有看自己的母亲最后一眼,而这个队伍不是人性的光辉而是强而有力的法律规定。这是原著的描写。包括父亲的婚外情及壮烈牺牲,自己妻子的反叛以及太阳派的反叛,无一不是轻描淡写中又透露着末世之中情感的一文不值。但是要上映的大电影当然不能这么来,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呢?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删减,这个问题就是硬伤了。为了排片的一些要求,据说《流浪地球》的删减部分多达半小时。这也许已经是剧组人员最精简的程度了,在不影响整体剧情的情况下,这些删减却也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很多的遗憾。比如其中的一个片段,CN171-11救援队在看到杭州地下城被熔岩吞没后王磊要求队员继续前进,其中一个队员被冻死,女队员开枪打坏火石,这里就很突兀的让人感觉有些别扭。其实那个死的队员是将自己的防寒服的电源给了火石供电,导致被冻死。而如果继续前进,将会需要更多的电源供电,会死更多的人,这样的话,是不是就没那么牵强了。再就是韩朵朵这个人物的塑造上。他是被韩老爷子从洪水中救上来的,他当时上地面不是因为户口叫的,而是他想去找自己的父母尸体,而且在到达那里的时候,镜头给了一个从冰面下向上仰望的视角,那里全是被冰封的似乎还在挣扎着游出水面的人,无数的躯壳埋藏在冰雪之下,也许只能等到2500年后的某一天新的太阳重新升起,他们才能得以解脱。人物塑造对于一个长篇小说都是极为艰难的事情,何况一部短短两小时的电影,结果还有很多被删减。。。希望会出未删减的版本吧。
还有一个槽点是我觉得最尴尬的,就是韩朵朵最后的演讲,其实如果前面我说的这些情节都不删减,也许就没那么尴尬了。一个被众人托起的生命(老韩说朵朵小时候是被一堆手从洪水中托举给他的),经历了地面上一系列的变故,爷爷的牺牲,父母的尸骸,人们把生的希望给了那个还在襁褓中的孩子,饱和式救援让他们的牺牲变的毫无意义,以及思想的转变,7万颗火石奔赴5000多发动机,没有谁是无意义的,那是人类的自我救赎,是全人类的希望之火,是末世挣扎中的自我解脱。这个演讲一响起我第一想到的就是《独立日》里面“美国总统”在大战前的演讲,在写这篇之前专本找来看了一遍,依旧是热泪盈眶。我想这里如果做一些改动,也许会更加完美。
电影的部分就说这么多吧。什么彩蛋啊,致敬啊,国际化什么的,有太多的帖子在讨论,我就不多赘述了。
划重点了,对那些电影都没看过就说烂的,或者什么见吴京就是差评的,还有什么国产科幻?呵呵!之类的评价,一句国骂你们受之无愧。我是个愤青,不过我是个很有理性的愤青。有心的可以打开豆瓣看看,也许你们也会对那些人来一句国骂的。
电影放到领航员号全体人员进入休眠的时候我就和旁边小伙伴说,要准备叛逃了,但这并不是原著有这个桥段,而是这才符合大刘的调调。因为这是个共识的问题,有很多的国内外文学影视作品中都有体现。当然说他是方舟也不为过。
想到一个问题,此前朋友给我说的“纵观人类历史的科技发展,进化之快,你能想到日后的发展吗?就像100年前人类会相信有无线通信?五十年前人类会相信有人工智能?”等等类似。感谢你对人类科技进化的脚步的坚定信心。但是现实好像并没有那么美好,从工业革命开始,人类进入了一个科技树大爆发的时代,那真的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不过我想说,时下的科技发展,在很多很多的领域都已经进入了一个瓶颈期。说一个和题目有关的吧。人类想要进发宇宙,那么“可控核聚变”就是一个很重要的研究方向,从第一颗氢弹爆炸开始这个研究就一直在进行,圈内有个梗是这么说的“几十年前问什么时候能够研究出来,得到的回答是三五十年,当下再问,还是三五十年,几十年后,还会是三五十年。”当然这真的不是个例。
还有一个吧,就是说那个基因编辑婴儿事件,有人非要给我说那是改善人类体质加速人类生物进化的有效手段之类的。我想说,人类作为地球的主宰,他的基因本就是我们认知之中最为优秀的基因。在我们还没有完全解开和掌握人类的基因序列的时候,就开始了自以为是的人工干涉?这个后果或许将是人类自己都承担不起的。
科幻终归是科幻。科技发展会在某一个时段突飞猛进,如蒸汽机的发明,电的发现,发动机的运用,乃至以后的分子质子领域,重物质聚变等等,但都是需要一个庞大的基础的,那是一代代科学家的厚积薄发。科幻是科技树上方的天马行空,科技是才是人类科技树下辛勤的劳作。分清其中关系。
最后我要奶一口,《流浪地球》国内票房30亿。全球票房50亿。
再次划重点!为了以后我们能看到更好的国产电影,为了不辜负这一代代电影人的努力,为了不让所有坚持原创的人心灰意冷!请支持正版!请支持正版!请支持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