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晴朗的日子,我把竞赛课上了。最终上课的时候,心里一片坦然。我知道,从我站上讲台的那一刻开始,我的身份不是竞赛选手,而是一名教学四年级语文的老师。
一路走来,一路坎坷磨难同行,一路煎熬疲累相伴,一路压力最终化作风和雨,落下来,落在秋日暖阳里,凝为人生里美丽的过渡。穿山越岭,披星戴月,路迢迢,我满载而归。
一、巨大的压力会激发潜能
在匆促的两天时间里准备比赛。我设计教案,上课,评课,修改教案,上课,评课……这个过程就像怀孕生产。每时每刻,我都感觉头顶上方悬着那把叫做“压力”的宝剑。
我是一个习惯于十点多睡觉、六点起床的人,我不喜欢熬夜。越晚,脑子越不清醒,效率越低下。但早起状态的我,工作效率特别高。比赛前一天傍晚,我把大家白天给我的上课意见吸收了之后,综合另一份教案,写出了新的教案。我的师傅高老师帮我一字一句审阅完教案后,给我打了长达一个多小时的电话,告诉我教案设计的问题很大,必须继续修改。气定神闲的我马上又投入到紧张的修改中。
距离比赛不到十二小时,而我的教案课件还没出来,能不急吗?后来再给高老师看,她又给我打了一个多小时的电话,一直打到十一点多。我便又开始改动。虽然因为当天五点就起来了,白天又时时刻刻在高强度的脑力活动中,我困得不行,感觉自己体力不支。时间在流逝,教案上的字在增加、改动。面对工作效率的低下状态,我告诉自己:十二点半可以休息,但第二天五点必须爬起来接着设计完给评委看的教案和课件。
凌晨四点五十分,我的脑子在迷迷糊糊中醒来,它好像在说,别睡了,你该继续改教案。睡意在这句话面前烟消云散,我的所有神经迅速进入状态。起床,开灯,坐下,打开电脑……闹钟在五点钟开始叫我,而我的脑子还让我提前了十分钟。这让我感觉十分神奇。也许,紧张的压力之下,我们的潜意识会来帮忙。
二、每一步路都要踏在实地之上
在设计教案的过程中,第一遍,我完全靠自己读文本,反复琢磨教什么,逐字逐句地写好简案。后来第二次修改,高老师给了我一份教案,提点我结合一下里面的精华。
我在修改中,没能够融会贯通,而是直接抄写另一份教案的一部分教学设计。高老师读完,我感到她似乎有点生气。等她亲自操刀给我修改后,我才明白问题出在哪里——我不应该抄写,那是别人的东西、别人的语句、别人的思路。如果方向可以,我可以借鉴他的方向。但复制他所有的思路和语句,那就不是我自己的东西了。可以借鉴,不能抄袭。
设计教案的所有过程,都必须亲力亲为。如此,才会深刻悟透。
后来的比赛过程中,由于每句话都是字斟句酌,每一个环节都是我结合高老师的指导设计的,所以根本不需要强迫自己记忆,赛前十分钟稍微过一遍教案的整体构思和过渡衔接语言,我便能够把这一课上得流畅自如。
但在答辩环节,评委说了自己对于教案的不同意见后,我习惯于评课时候的沉默状态,只应答,没有辩解。我没有提出自己的不同想法。上完课回来睡一觉,梦里忽然清醒地想到一点:答辩答辩,我是可以辩解的!
我想我当时沉默,不只是出于习惯,还有另外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在第一次评课中,我站不到一定的高度去品味大家的意见。我亲自设计的教案,有一大半同事不支持这种思路:以法引文。他们觉得应该以文引法。而高老师是支持我的。我自己却是半迷糊状态——我觉得我只是按照教材解读出来的一种教学设计,还有那么多讲究?
领悟不够深刻,导致答辩时候底气不足,无法跟评委进一步探讨对于自己设计出来的教案的构思和逻辑关系。
这让我想到最近备课过程里读到的关于梁晓声的人生。他在那么多知青里脱颖而出,幸运地被复旦大学录取,不是没有原因的。一方面是机遇,另一方面也是实力使然。当招生老师跟他面谈时,无论谈到哪一类文学作品,他都可以说出自己的独到深刻见解,旁征博引,信手拈来。招生老师被他征服,让他读了复旦文学系。他像做梦一样,从此,整个人生都改变了。
那一次面谈,如果他没有深厚的积淀,便不会被录取。而我这一次答辩,没有对设计教案的深刻见解,也不会有太好的结果。
所以,下一次再上课,一定要自己琢磨悟透所有的建议主张,融会贯通,化为己用。以后做任何事,也是一样的道理,要用心去做,充分去感受每一个过程。
三、课堂感染力的提升
唐老师在评课时,说我的问题是上课语调太平,毫无起伏,面无表情,缺乏生动性和感染力。而这对于小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她说:你已经很优秀了,但我们是用金锷杯的标准来评价你的,希望你有更大提升和突破。她还说:上完一堂课,你应该是大汗淋漓的状态,因为你是全情投入的。
我听完后,不太服气。我听过特级教师蒋军晶的课,很赞同他的想法:“有的老师上课很有激情。我就不喜欢煽情,我上课就是很平淡的感觉。”我想,我也不喜欢煽情,我为什么一定要生动起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风格,我的风格就是平平淡淡。
后来第三次上课,唐老师跟其他老师都说我有进步,课堂表现得流畅生动了。当时下午就要比赛,我觉得她是在鼓励我,怕影响我的比赛状态。但后来比赛完,拷贝了自己上课的视频后,我才发现唐老师说得没有错——确实有进步,我的状态比我平时上课要好得多。我想,也许当时我不太接受唐老师的主张,但另一方面,可能我的意识也在告诉自己,唐老师的建议很有针对性,这篇课文《牛和鹅》需要我更有感染力的表现,才会把控好课堂基调,人课一体。这样的课堂才是和谐的,评委看起来舒服,学生有兴趣听讲。
静下来再反思,我想我忘记了蒋老师的后半句:“我喜欢让学生忙起来。上课的过程里,让他们忙着探究,忙着思考。”几乎所有的小学名师都能够在上课的时候感染学生,做到表情生动丰富。唯独蒋老师另辟蹊径,走出了自己的风格。他生来语调平平,但他善于挖掘文本深处的教学点。而那种思维力也许是我这辈子都难以做到的。所以,我就应该踏踏实实地把自己能够做到的事做好——提升课堂感染力。挖掘文本深处的教学价值,相当于跑步。而现阶段的我,站都站不稳,怎么有底气向世界宣告我的“平淡风格”?
所以终归要回到那个问题:人要清醒地认识自己。明白自己的优点缺点。
四、你的能力就是在苦难里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
在设计教案过程里,我加班加点地投入进去。有时实在累了困了,也会暗暗鼻子发酸,觉得好辛苦,好煎熬。同时,又清醒地意识到有生以来,自己好像没这么吃过苦。我从小在爸妈的呵护下长大,基本没有为了什么事情这样辛苦过。
于是,我忽然明白为什么生下孩子的这一两年里,我会那么不适应——因为缺少生活的磨炼,我的内在不够坚韧。这样的我一遇到一点儿困难,我都柔弱得不堪一击,叫苦连天。
特级教师余映潮说的话让我记忆尤深:年轻老师要多做事,多吃苦。不要觉得吃苦很累而心安理得过舒服日子,你的能力就是在苦难里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
多做事,多吃苦。多么朴素的道理。当时阅读时候,只觉得说得有道理。如今亲身实践一次,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这一点。
五、注意课堂语言的精炼
高老师几次三番提到我的课堂语言琐碎、不够凝练的缺点。我的教案设计的语言如此,上课也如此。
比赛前一晚,她亲自动手,大刀阔斧地给我一字一句地修改。她在电话里指导我的时候,语气严厉:“我现在带有强制性地要求你做到这点——你能够用一个最简单的句子表达清楚意思的话,就不要多出一个字。”这让我本来松懈下来的神经又开始高度紧张了起来。如果之前我还觉得改不改没太多必要的话,在她当时严格的要求、坚定的立场之下,冥冥之中,我意识到自己确实需要改正这个缺点。我按照她的意见,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改好。她的态度和缓了很多,亲自动笔,又给我调整了一些句段。
我读完她再次改动之后的那份教案,忽然之间,有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顿悟感——这教案真美!结构之美,语言简洁之美。它在我手中,就像一个拖泥带水的老太婆,走路慢慢吞吞,精神不振。可是高老师稍微一处理,它马上变成苗条窈窕的妙龄女子,增一分则太胖,减一分则太瘦。她那么妩媚地站在那里,让我脑子里之前的老太婆形象一下子荡然无存,让我感到惊艳。原来,语句精炼起来,竟然可以拥有这样的美感!
忽然想到我平时说话做事也是不够干净利落,说话啰啰嗦嗦,讲了半天抓不住重点。做事拖拖拉拉,不像吴起那么利落能干。原来,这种能力是在生活里训练出来的,不管有意识还是无意识。所以,以后,也不需要羡慕他。只管自己用心做事,用心改变就好。
六、不好高骛远,应脚踏实地
我以前一直不知道教学要有完整性。在设计教案的过程里,我机械地按照课后三个题目、对照教师教学用书来设计,选取了课文中的两个重点。结果,高老师加入了“整体回顾”这一个环节和另外一个重点。这样一看,课堂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比我的设计更加科学。
我一直追求更美的远方,但我忘记了,应该先走好每一步脚下的道路。
七、回归文本,多读课文
拿到题目,我只读了一两遍课文,就匆匆设计好第一份教案。袁老师提醒我要预设学生对于文本可能会出现的解读。我当时有点茫然:怎么预设?
后来再读了两三遍课文,我深刻地体会到了文中的内容与情感,也就不怕学生再提出什么问题了。在正式赛课的时候,我能够针对学生的每一个回答,作出合理的评价和引导。这与我自己对于文本的理解是有关系的。
所以,要回归文本,要重视课文。
八、以生为本
以前上公开课,习惯于把时间写在每一个环节后面。高老师看了我的教案,说:我总算知道你为什么总会给我一种游离于课堂的感觉了,你关注的不是学生的生成与习得,而是这堂课的环节步骤有没有落实好——这是不行的,你必须以生为本。
我删除了所有时间,果然,我的状态出来了。
张老师告诉我:课堂的所谓亮点应该不是教师的表现,而是学生的生成。通过教师的一步一步引导,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和影响,最终作出的回答,那才是亮点。
磨课,是一个痛并快乐着的过程。如果还有机会,我希望我可以再次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