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文化自信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共产党人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他说,人类已经有了几千年的文明史,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是在承先启后、继往开来中走到今天的。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当代中国思想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思想文化的传承和升华,要认识今天的中国、今天的中国人,就要深入了解中国的文化血脉,准确把握滋养中国人的文化土壤。
坚定文化自信,要充分认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意义。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历史积淀,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的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我们要努力从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形成和积累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延续文化基因,萃取思想精华,展现精神魅力,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坚定文化自信,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对传统文化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改造、推陈出新、古为今用的方针,强调“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时代发展要求我们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我们坚持增强文化的自主性和原创性,抵制和反对“西化、洋化”,但是我们尊重各国各民族文明,维护文明多样性,坚持互相交流、互相学习,更重要的是要坚持从本国本民族实际出发,坚持取长补短、择善而从,讲求兼收并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坚定文化自信,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中国道路的特殊性,决定了中华文化要坚持本土化,在多样文化价值碰撞和激荡下的形势下,坚持民族文化的独立性,保持民族精神的方向和追求,才能真正做到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
文化自信是一种新的动能,深入挖掘、激发文化自信,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推动中华文明更加闪耀璀璨,让中华民族更加自信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