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一种困惑--
很多文章和内容,我常常是收藏了,也记了。
但用的时候却完全用不上了,因为我完全想不起来我记录过。
我们很多人都希望,自己看过的书和文章能成为自己的素材,统一整理好整理到某个工具里,然后用的时候一搜索调取就好了。
但是用的时候,发现整理我是整理的很好,却没办法搜索和取用。
那为什么会这样呢?
原因在于--
整理素材,记录素材不是关键。
或许你会问,整理不是关键,那关键是什么
最重要的关键是我们能在写一篇文章的时候--
记得自己曾经记录过相关的某句话、某个案例,然后根据关键词是搜索,然后调取,用在文章里。
比如,之前我写过的那篇关于复利的文章,我记得它是S老师《持续行动》一书中的一个小故事。
所以在某个社群里,有人问到相关问题的时候,我立刻想起了这个故事,故事是最好的回答,尤其是这么生动的故事。
我想起这个故事,立刻在微信读书找到这本书。
搜索关键词秃头悖论,马上出来,故事素材就有了。
那么根据这个问题和这个故事,我继续整理和分解,写成一篇文章。
看到这里,你们会发现,调取素材的前提是--
我记得这个故事,并且知道这个故事主要在讲什么,可以解答什么疑问。
所以说,在整理素材的时候,无论我们用什么工具,无论我们打什么标签。
用的前提是,我们的大脑能“想起来”我曾经看过、记录过这个素材。
如果你们之前有整理和记录过很多素材,到用的时候,还是完全用不到,就会发现原来整理和记录的作用不大。
哪怕自己输入再多,记录的再多,到用的时候,脑袋还是一片空白。
仿佛记录的这些只是浪费自己的时间、精力和空间,因为完全用不上。
要怎么才能让自己整理的素材用到该用的文章里,让自己的输入不浪费,有成果?
让大脑想起来的关键在哪里?
依旧是我们的大脑,大脑才是最可靠的储存和调取器。
那或许你又会问,可我就是记不住怎么办呢?
如果我能记住,那整理和记录还有什么意义呢?
只看一遍记不住,想不起来非常正常,毕竟我们又不是天才。
这就需要我们时常去翻阅并且思考自己要整理的素材,同时去做主题的整合,以便熟练运用自己整理的素材。
很多朋友知道,我有一个习惯,会把一些自己看到的很好的文章内容手打一遍。
但我在手打的过程中,同时也在思考,以前我有没有看过相关的内容,也在讲这个道理,有没有哪个案例或者书对这个讲解的更深入和透彻。
当我在思考的时候,其实也是在做关联,自己脑中知识的关联。
这样一来我又加深了印象,然后把它们同步整理到一个关键词话题下。
需要用的时候,搜索、复制粘贴,整理,一篇文章就好了。
现在需要我手打的内容已经越来越少了,现在我基本看的时候同步就在思考,以前的哪些素材可以关联、可以形成一篇文章?
然后写到相关话题的时候,去flomo或者微信读书一搜索就找到了。
输入越多,大脑的关联越广,需要记录的也就越少,对知识运用的速度提升了。
正如周岭老师在《认知驱动》一书中写到--
我们很多人以为学习就是理解知识的过程,以为理解了就掌握了,然后止步于此,殊不知,对知识运用的频率、速度及熟练度也是学习能力的一部分。
当我们理解了看到的知识还不够,还需要我们自己的大脑和知识提升熟悉度,产生链接,这样我们写到相关主题的文章时,才会想起来去调取素材。
所以说,我们整理和记录到工具里的只是自己看到的知识和信息。
整理的意义在于你不会想起某个关键词,却不知道去哪找,毕竟我们每天接触那么多的信息以及知识库。
同步提升自己整理素材的能力以及熟练运用素材的能力,这样,我们才能不断提升自己搜索和调取素材的能力。
所以说,积累素材最重要的不是整理和记录,而是我们的思考和记忆。
活用大脑,拿回我们的思考和记忆力,提升写作速度与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