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16日(第226天)
1、思维片段和系统思考应该结合起来。不能追求每天都有系统思考。根据以前建立系统思考的经验来看,系统思考需要很多思维片段进行组合才能形成有效的系统思考。缺少了思维片段,系统思考就很空洞,这种思考不能促进成长,反而会浪费时间,也耽误了对思维片段的整理。只有思维片段多了,组合起来的系统思考才有质量。这段时间一直在整理以前的思考并进行系统思考编入自己的大脑操作系统。这种思考基本都是对以前的思考结果进行二次加工,没有太多新的想法。现在也基本整理完了,需要更多的新思考了。事实上,我每天突发的想法和思考是很有价值的,要及时将这些思维片段整理出来。
在执行上,思考分为三层。第一层,每天进行时间记录复盘的时候会针对昨天的经历进行复盘,以及对昨天的一些想法做一个简单的整理。如果这些简单的想法有比较好的逻辑,就进入第二层。第二层,将思维片段整理到晨间日记中,每天的思考不需要追求多少字,把想法讲清楚就行,一般也会有500字以上。然后按问题归纳到问题集中,这就是第三层。第三层中,预设了很多课题,将思维片段放置到各个课题中,当这些思维片段形成完成的逻辑后,进行系统化的整理。
2、散装知识和系统知识相结合。这与思维片段和系统思考的逻辑是一样的。散装知识通常是自己马上会用到的知识,需要优先学习,并合并到知识系统中。而系统知识有利于对散装知识的吸收。但是系统化的学习通常比较慢,不能因为系统化的知识的学习而阻碍需要立即使用的散装知识的学习。
3、写作思路上,仍然是先保证对自己有用,这是我持续写作的最大动力。如果我写的内容恰好对别人也有用,就更好了。我认为我遇到的问题别人也可能会遇到,因此我写的内容对别人也可能有价值。在对自己有用的同时,对别人也能帮到帮到别人,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