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如何保持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

前言

不久前,一位咨询来访,因为职务调整上的事情,一度心情很差。在我们聊的时候,他提出一个问题:现在生活是越来越好了,但心理出现各种问题、一时想不开的情况是越来越常见。那么,在工作生活当中,怎么才能保持一个健康的心态呢?如果出现心理压力,可以自我缓解吗?

分析

首先,要了解心理学的一般知识。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起码不能有心理障碍和精神异常。简单的说,心理障碍就是自己心理明显感受某种强烈的难受(如焦虑、担心、害怕、失眠、强迫、健忘等),已经持续一段时间,而且严重影响到自己的工作生活,自知这不正常、但不能自我缓解,体感非常痛苦;精神异常,简单地说,就是当事人并不认为自己精神出现异常(不自知),但自己的某些行为、认知或者情感,在某个时段,已经明显偏离了正常人的范畴。如果出现以上两点的任何一点,需要及时找专业人士评估和就医。

第二,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平时工作生活学习中,要学会自我肯定,开朗乐观。培养对周围环境的人事物的应付能力;养成良好的个性,不断将自己塑造成一个情绪稳定、意志坚强的人;学会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遇到工作生活学习上的矛盾、困难、自我感觉不公平的人和事,要客观分析,积极应对,不悲观厌世、怨天尤人、牢骚满腹。树立正确的三观,小事要大方,不与人斤斤计较,不钻牛角尖;大事要把握好人生方向,做好人生规划;执行上要一步一个脚印,得之不喜、失之不悲。相反,如果一遇事,就情绪消极,易激动,小的刺激,则可出现大的反应。

第三,多参加集体活动,多与人交往沟通,坚持体育锻炼。遇到压力和憋屈激动的人和事,保持情绪不失控、并进行合理的情绪宣泄,及时找合适的场合和知心朋友、或心理专业人士,进行适当的倾诉和情绪疏导,平时保持心情愉快。要注意多与人交往和沟通,这样可以不断校正自己的行为和思维,与社会保持同频不失真,不要养成与外界隔绝、孤芳自赏的习惯。要学会独处时,并不感觉到孤独难受,自信并不会因为独处,而焦虑感觉有所失去。身心一致的原则,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不仅可以保持健康的体魄,也非常有利于保持一个健康自信的心态。

如果只是因为某些具体突发事件(如突发具体的工作学习压力、同事矛盾、感情纠纷等等),引发了短暂性的痛苦、压力和难受、失眠等,不要过分担心,及时做好自我疏导、向朋友倾诉、专业疏导等等,只要能够在较短时间内逐步减弱直到消失,并不因此明显影响到自己的正常工作生活,即为一个正常并可自我缓解和修复的健康心态的。

品人生滋味,应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体感自我情绪,当在喜怒悲思恐中应景自如转换!如果您有关身心健康的话题,我们可以一起聊聊。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