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学生讲题目时,遇到了一篇叫做《荔枝》的文章,本篇文章是著名作家肖复兴所写。读到其中一段话,我不禁热泪盈眶。
“我忽略了身旁小馋猫的存在,他再不用熬到28岁才能尝到荔枝,他还不懂得什么叫珍贵,什么叫舍不得,只知道想吃便张开嘴巴。”前文提到“母亲去世”的情节,因为这句“什么叫珍贵,什么叫舍不得”,我也想到了我的母亲。
成长到30岁的年纪,回想之前自己是怎样对待她的,一句“什么叫珍贵,什么叫舍不得”,点醒了我。
我的母亲同文中肖复兴的母亲一样,会看见“荔枝”舍不得买;也有着“筋脉突兀”的手;也会在尝到“荔枝”时,感到很稀罕;她更会舍不得,全都留给她最爱的孩子。啊,我的母亲,为什么我早几年不理解您!?为什么我会只认为您对我的批评与指责就是不喜欢我,不爱我,讨厌我,为什么您的一句“任何时候,只有父母会为你抛弃一切。”为什么我不能深深理解这句话,却以为只是说的好听!
当带领学生分析句子中提到的“筋脉突兀的手”,我也会想到我的勤劳的母亲。她总是任劳任怨,每天都有干不完的活,几乎一刻不停,从来没有歇过。我小时候看到忙碌的母亲,只想让她在我身上少操劳一些,能够给她减轻负担,于是逐渐养成了什么心里话都不与她沟通的习惯,遇到任何困难,都尽力自己解决。可是,当我踏入社会,不再是象牙塔,我还一以贯之,我发现我错了,遇到解决不了问题,可以跟妈妈说说呀!
妈妈误以为我不理她,是我在与她赌气,是我不喜欢她。的确,我长大了,妈妈老了,妈妈不中用了。但是,我应该看到那个仍然在心里挂念着我的母亲!
我错了,我是真的错了!虽说,长大后越来越报喜不报忧,但是从心底里对妈妈的那份爱不应该被外人所影响、所改变!我错了!我是真的真的错了!
当读到作者坚持“在每年夏天荔枝上市,都会买来给母亲尝尝鲜……直到母亲去世的那一年,为目前尝到了荔枝,内心感到很欣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我平日里总是忙于工作,都已经好久没有去看看我的母亲了;还因为,我还没有取得成功,我现在不适合去看我的母亲,我怕我的母亲为我担心,我怕我的母亲为我难过,为我担忧。我发现,我也错了。母亲哪里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多优秀呢?她只不过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健康康的,每天开开心心的,时不时回去看看她,与她聊聊天,唠唠家常里短。能感受到孩子对自己的关心就足够了!
孝顺父母不能等,仅仅在于存着的一份心:可以是一句温暖的问候;可以是买给她喜欢的特色小吃;可以是像个孩子一样,在她做饭时,去打打下手,和她开开玩笑……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让我们有爱大声说出来,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中表达出对父母的关心和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