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意义是实现掌控的第二步,即搞清楚我们的工作究竟是什么,把注意力集中在你关注的事上,不必再无谓地消耗精力。
如果养成了捕捉纷乱心事使之外化的习惯,却不肯把收集到的问题加以处理,作出决策。那是因为少了一步,你不愿去思考各项事务的意义。
捕捉思绪时大脑清扫的结果或收集到的原始资料,就像堆在书桌上或塞满抽屉的那些东西。
比如在注明引起自己注意的事情时,也许只在单子上写下了“母亲”两字。可是你想要彻底放下这件心事,显然得想清楚自己写下这两个字究竟意味着什么。
如果你避开这个明确意义的步骤,对捕捉到的“材料”不作处理,它就会不断地纠缠你,消耗你的精力。
一般来说,当人们不肯正视一件事的意义时,它就一直是模糊混乱的。要想真正清楚一件事情该怎么处理,就得先想清楚自己与它的关系、对它的承诺、它与自己的世界是怎么交融的。
关键的思考步骤,问自己两个问题:①我希望的结果是什么?我决心实现或完成它吗?②下一步该怎么做?为了向这个目标迈进,接下来我要做哪些事?
这是把模棱两可的“材料”变成可管理的具体任务的分水岭,当写下“母亲”两字,“母亲”不是问题,你没有具体的事可做;“为母亲举办60岁生日宴会”就成了确定的目标,可以给你指明方向。“起草出席母亲生日宴会的宾客名单”就更加具体,你知道自己可以用电脑很快地完成。从“母亲”到清晰的自我指令,相隔并不遥远,你用实际行动一步步接近了令人鼓舞的目标。
明确意义,就是把注意力放在你关注的事情上,明确自己需要做什么。
明确意义之前——捕捉,可能已经收集了很多的事情。比如我突然觉得最近身体有些欠佳,我就在自己的收集框里写下了“锻炼身体”,或者经常听到同事会说“我要减肥”……这些都是捕捉到的事务。
那作者此处的“明确意义”,就是让我们更进一步去思考。如果我写下“锻炼身体”,但是我没有行动,不知道要去做什么。那这件事一直悬在那里,没有落地。
所以作者提出了问自己两个问题:①我希望的结果是什么?我决心实现或完成它吗?②下一步该怎么做?为了向这个目标迈进,接下来我要做哪些事?
我希望身体健康,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需要定期规律地锻炼身体,比如写下“每周去健身房跑步2次”。
作者举的“母亲”的例子,也是为了说明这个问题,弄清楚你捕捉到的事务和自己之间的联系,明确它对于自己的意义。
A1
作者在书中的一个例子:
当在家里收到一封信,把信读完了。那这封信,是留着呢,还是把它丢掉?
当作者想要扔掉时,
太太提醒:“那可是一封信!”
“我知道,但是你打算用它做什么呢?”
“做什么?……信写得很好。”
那你打算用这封写得很好的信做什么呢?写封回信?把信封上的地址记在地址簿上?还是把它保存起来,每隔5天重温一遍,重温喜悦和温暖的感觉。
然后我就想到了我邮箱里的邮件已经很久没清理了,堆积了很多,一看到很长的邮件列表,就没有勇气去一封封整理了。这就是我在收到邮件看完邮件的当下,没有明确邮件的意义所导致。
还有记事本的零散记录,便签纸上的便条,都是处于模糊不清的搁置状态。
A2
我的A2:邮件的问题,立即处理,不需要留存的直接清掉。
便签纸,记事本先集中处理,没有意义的直接扔。以后记录完后及时电子化到印象笔记,处理掉纸质的。
另想到一个事情,我要去明确下一步行动:
在孩子品格的培养上,我和太太有过深入的探讨。比如我们希望他长大以后能够正直,善良,有爱心……等等。我们把善良和有爱心写在了孩子品格清单上。写下后,这件事情也就到此悬挂了,没有可以具体操作的行为产生。
看了这个片段之后,我受到了启发。我明确了培养孩子善良,有爱心的品格很有意义,很重要。所以在清单中写下了“5岁前,和孩子一起去做义工”,“看到地上的垃圾,捡起来扔到垃圾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