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好的遇见——兴成长

        这个暑假每个周四的晚上,我都如约守候在手机旁,等待专家和老师们的精彩课程。今天认真聆听了思思老师的课 《跨学科视野下的自然笔记》后,我清楚地意识到如今的教学,已经不再是单一的单学科教学,而应该是多学科的整合和融合。思思老师的思维导图让我一目了然,通过简单的勾勾画画就能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一节课的学习目标、内容及作业,从而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另外跨学科的教学,综合性学习,更能锻炼学生的思维,拓宽学生的视野,进而培养孩子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自然笔记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求知欲。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根据自己所教的学科设计了一份思维导图,我将英语与思想品德学科进行了整合。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兴趣,拓展了知识面,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习惯。总之,作为老师的我们,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做新时代的好老师!

美丽的思思老师

      “思维导图”这个名词真的是听说过很多次了,但却一直没有真正地尝试过,通过这两次两位思思老师的讲解,让我对思维导图有了全新的认识。它在课堂教学和工作中的实用性和对学生思维扩散能力的延伸训练。第一节课相对来说理论性稍微强一点,愚笨的我理解的不太好,还是比较肤浅。本节课通过朱思思老师的讲解可以说是思路非常清晰,实践性强,易于理解。朱思思老师从四个方面对思维导图改的制作和作用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1.什么是思维导图;

    2.常见的思维导图软件;

    3.常见的几种思维导图类型;

    4.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应用。

      学生只要有一定的学习基础就可以学会运用思维导图,一旦掌握了这种方法就可以在短时间内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和思考水平,挖掘出他们的思考潜力。既然对学生的发展有这么多好处,我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一定会尝试更多的思维导图于工作之中,更好地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又一位美丽的思思老师

      8月15日,我如约进入CCtalk直播平台,认真聆听了沪江18岁生日的特别分享《18岁,我可以》,互加团队的优秀老师们带领几位互加小伙伴的精彩分享激起我心中的涟漪。

      听完课后,急忙翻箱倒柜找到旧照片,下面这张照片是我18岁时,也就是在我的母校通化师范学院分院海龙分校拍的。回想自己的18岁,那时的我已经在读师范二年级了,因为我们是学校的第一届3+2大专生,学校对我们要求特别严厉,实行全封闭式教学,每天五点半起床出早操,一天七节课,周周测试,月月考试,整个人每天忙得不亦乐乎。虽然很忙很累,但心中始终有一个梦想,那就是通过这五年的学习,我可以回到家乡当一名老师。通过自己的努力,我梦想成真,毕业后直接在自己初中时候的母校当了一名英语教师,熟话说,热爱一份事业,你就一定会干好这份事业,我就是如此,我热爱教师这份职业,所以我有信心做好一名人民教师。

    如今的我已经从教15年,我依然热爱自己的工作,热爱我的孩子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热爱我的职业。

回忆我的18岁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