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微的人性》读后感

2020年第11本,《幽微的人性》李玫瑾,上周去书城买书,看到了这本犯罪心理学的书,因为很熟悉李玫瑾老师,就买了一本来看。李玫瑾是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中国著名犯罪心理学家,被誉为“中国犯罪心理画像第一人”。最初认识李老师是因为网络上有很多她关于家庭教育的视频,我曾经专门找了她长达几小时的视频认真听过。一个犯罪学的专家,却天天谈论家庭教育,谈论如何养育儿女,这到底是为了什么。在这本书里我找到了答案:非常多的犯罪来自于早年的心理伤痕和人格塑造,人格问题源于早年,之所以进行家庭教育的宣讲,就是要让父母明白如何帮助孩子塑造健康的心理和形成健全的人格,这是为了未来能减少人格异常,减少犯罪的发生。所有的社会问题,都是人的问题,而人的问题又都源于早年。如果早年没有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人性就乱了,以后再教育作用就不大了。这本书是李玫瑾参加电视访谈的记录,主要是谈到了很多当年著名的恶性案件,给我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犯罪的背后都有心理学的机理在起作用,很多我们深恶痛绝的恶性犯罪背后并不是我们想象的冷漠和残忍,在探索罪犯的心理和人性的时候,你会发现一个扭曲的甚至可怜的世界。这个世界是分层的,每一层都有他的规则和规律,但一切都逃不出人性的规则。好好养育自己的孩子,绝不仅仅是让他吃饱穿暖,他需要陪伴,需要沟通,需要管教。人性是要靠早期养育的,通过沟通,通过爱,通过正向的观念,用感情,用心,用规则,让一个孩子从兽转变成社会的人。温养人性才能让一个孩子逐渐了解这个世界,拥有正确的观念和态度,长大才会对这个世界充满感情,对他人温柔以待。养育子女不止是为了这个孩子的成长和家庭的未来,更是对这个社会的未来负责。从小没有被善待的人也不会善待社会,从小不被关心和爱的人也不会对别人有感情。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却很少有人能比较专业的去养育自己的孩子,错过了一个个心理发展和人性发展的关键时期,当过了12岁的时候,开始出现问题的时候却开始茫然和不知所措。而作为教育者的我们,又能怎么去帮助那些未成年的孩子,如何去帮助那些对养育儿女一无所知的家长,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只要深入了解教育,很快你就能接触到心理学,似乎又模模糊糊的接触到人性。不管是犯罪学,社会学还是教育学的研究对象都是这个世界上最复杂的事物——人。却总有很多家长和老师在面对最复杂的教育人的问题时,想用最简单的办法来解决,难免事与愿违。静下心来,好好研究一下行为背后的动机和原因,也许你的一次认真思考就能改变一个孩子的命运。心存敬畏的去教育,心存光明的去引导。如果大家没时间看书,建议大家到网上找找李玫瑾老师的视频,也许你听十分钟都能让你改变教育孩子的想法,为什么不试试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一直认为写作是需要灵感的,即使从小学就写作文啥的,当然不可否认有时候灵感来了我却没有动笔…… ...
    挪威冬季13班阅读 2,373评论 0 1
  • 最近感觉快烧焦了,这么多年,第一次感觉这么焦虑,感觉一坐下来就焦虑难受。我出生的家庭比较困难,十三岁那年父亲因病过...
    友他人阅读 178评论 0 0
  • 其实昨天有想写的内容的,因为我对自己有新的感悟,结果发现不好写,文字的表达跟聊天是不一样的,聊天过程中能很好理解我...
    Lisa59740阅读 652评论 1 3
  • 因为不知道见了这次什么时候还可以再见,妈妈给我拍了很多照片,有我的,她的,还有她抱着我的。妈妈在镇上住了两天就走了...
    一尘不染静女子阅读 170评论 0 0
  • 每一个人的心里, 都有着这样或者那样的痕迹, 痕迹日日的堆积, 也就形成了独有的思绪! 每一个人的脑海里, 都有着...
    秀秀王子阅读 566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