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抗日烈士谢晋元的遗孀凌维诚,致信上海市长陈毅,期望政府能援手解决住房难题。陈毅了解情况后,即刻下令,把吴淞路466号的房产分给她居住使用。
凌维诚入住后,带来了几个年轻男子。他们个个年轻,且身上带伤,已流浪许久,住进466号那天,才重获温暖。他们对凌维诚感激不已,这位善良的女子为他们提供了遮风挡雨的庇护所。
凌维诚的一生极具传奇色彩。她出身上海富家,求学时主修音乐,擅长弹奏风琴与拉小提琴。如此文艺的她,20岁时,却决然地爱上了坚毅的军人谢晋元。在那战乱年代,父母反对这门婚事,不愿女儿嫁给四处征战、生命难保的军人。但凌维诚认定谢晋元是英雄,不顾家人阻拦,坚决要嫁。
婚后,他们有过一段幸福安稳的时光,陆续生下3个孩子。然而,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谢晋元奔赴前线前,决定先送妻儿回广东老家。凌维诚的亲友纷纷劝阻,担心养尊处优的她到乡下不适应,况且她还怀着身孕,长途奔波可能危及她和胎儿。但凌维诚心意坚定,深知谢晋元孝顺,放心不下老家双亲,愿替夫尽孝,让丈夫安心前线杀敌。
于是,凌维诚带着4个孩子远赴广东蕉岭,开启艰难生活。谢晋元送妻儿回老家后,即将奔赴抗日前线,年幼的孩子紧紧拽着他的衣角,哭着不让他走。谢晋元虽心中不舍,仍摸着孩子的头,坚定地说:“半壁河山,屡遭侵吞,我身为军人,应以国家民族为重;没有国,哪有我们的家。”
此后,谢晋元在外为国家浴血奋战,凌维诚独自挑起家庭重担。家中老人年事已高,孩子还小,一家7口的生活全由凌维诚一人支撑。从未干过农活的她,毅然换上粗布衣衫,开始学习耕地、挑水、施肥、播种、收割,回家还要忙着做饭。起初,凌维诚很不适应,每天累得腰酸背痛、心慌头晕,甚至吃不下睡不着。夜深人静时,她常暗自落泪,但始终咬牙坚持,因为她一直记着谢晋元临走时说的:“等到抗战胜利,我就回来全家团聚,接你和孩子离开……”
1937年8月13日,日军进攻上海,谢晋元率领“八百壮士”坚守四行仓库,与日军激战4昼夜,歼敌200余人。这场战斗无比壮烈,成为中华民族抗战史上的光辉一页。
歌曲《歌八百壮士》更是将这些英雄战士们的英勇事迹传颂至今。远在广东蕉岭的凌维诚得知这一消息后,激动万分,她为丈夫的英勇感到无比自豪,日夜期盼着丈夫早日凯旋归来。
然而,命运却对凌维诚如此残酷,她等来的,竟是谢晋元为国捐躯的噩耗。那一刻,凌维诚悲痛欲绝,她忍不住感叹:“真是死者易而生者难啊。”痛失挚爱,凌维诚一度沉浸在无边的悲恸中难以自拔。但看着身边年幼的孩子与年迈的公婆,她深知自己不能倒下,必须撑起这个摇摇欲坠的家。
此后,凌维诚一边操持着繁重的家务与农活,一边精心教育子女,常给孩子们讲他们父亲的英勇事迹,希望英烈精神能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尽管生活艰苦,她始终坚守,不让孩子因失去父亲而缺失良好教导。随着时间推移,孩子们逐渐长大,他们铭记父亲遗志与母亲教诲,在各自领域努力奋斗。新中国成立后,社会环境改善,凌维诚一家生活也慢慢有所好转。
在生活渐趋安稳后,凌维诚将更多的心力放在了丈夫谢晋元墓地周边。她主动担起墓地周边的管理事务,彼时,许多人因战乱逃至上海,居无定所,凌维诚见状心生怜悯,便允许他们在墓地周边搭建草棚、竹棚暂以栖身。她每月仅向这些人收取微薄租金,转手就将租金全分给曾与谢晋元并肩作战的孤军营战士。
若有战士渴望回老家,凌维诚总会大方拿出一笔钱,资助他们作路费与安家费。而她自己的生活却极为简朴,衣服破了就缝补,一件衣服穿了多年,补丁摞补丁,也不舍得买新的。她常挂在嘴边的是:“能省一点是一点,战士们更需要这些钱。”她待这些战士,宛如亲人般细致照料。
1991 年,84 岁的凌维诚在平静中离世。遵照她生前的遗愿,子女们将她与丈夫谢晋元合葬于宋园,让他们得以长久相伴。
凌维诚与谢晋元合葬后,宋园迎来了越来越多前来缅怀这对英烈夫妇的人们。他们的故事,恰似熠熠生辉的星辰,在岁月长河中闪耀,照亮了一代又一代年轻人。
深受先辈精神的滋养,谢晋元与凌维诚的子孙们在各自的事业领域里,始终坚守正义,勇担责任。其中,有的子孙投身教育事业,在三尺讲台上,将先辈们的爱国精神倾囊传授给莘莘学子;有的则选择从医济世,在救死扶伤的岗位上,默默践行着使命。
每至纪念日,学校、团体纷纷组织纪念活动,使得“八百壮士”的英勇事迹以及凌维诚的坚韧精神广为人知。这样的纪念活动,不仅仅是对英雄的深切追思,更是对民族精神的接力传承。它如同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激励着每一位国人,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为实现国家繁荣昌盛、民族伟大复兴而砥砺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