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给自己买了几款保险,重疾,医疗,意外各一款。
一、为什么买保险
人生是一场博弈,只有坚守在牌桌上的人才可能赢,而保险是保证我们不出局的工具。比如医疗险,保证我们不会因为昂贵的医药费而出局。比如重疾险,保证我们不因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而出局。
意外险和寿险的作用自不必说
二、为什么医疗和重疾缺一不可
医疗险,和社保里面的医疗保险作用类似,是用来减少一部分医药费的。 但是如果得了那种就算是报销一部分医药费也需要倾家荡产来治疗的病,或者是得了之后就会丧失劳动力的病, 怎么办?
这就是重疾险的作用,在确诊且症状符合保险条款之后,保险公司会给我们这么一笔钱,来保我们后半生周全。
二者互为补充,缺一不可。
三、为什么保险很难买
首先是心理大关。 未雨绸缪并非人类的天性,所以健康的时候我们无法想象自己年老身残的情景,也就感受不到那种近在眼前的窘境和绝望。
然后是经济条件:二十到三十岁的年轻人,如果收入一般,全部险种配齐需要付出年收入的十分之一,这是不小的负担。
最后是产品难选:身边那么多保险代理人,给推荐的保险五花八门,这个都体会过,无需多说,反正就是难买。
四、保险价值观
1、保险的基本作用(这里以重疾险为例)是保障我们在保险合同期内绝对不出局,这个很好理解。但是为什么要这么贵呢? 贵到要拿出年收入的将近百分之十来购买呢?
因为我是在为一个权益付费:无条件续保。 就是投保之后,在合同有效期内就不再核实我们的体质了。 反之,如果一年一年地买,虽然只有几百块钱,但是如果这一年里身体出了某些问题,我们可能会丧失投保资格。
这一点我深有感触,因为我就是那种小毛病不断的人,虽然很年轻,但是如果严格追究,我已经接近了能否投保的警戒线,所以我不能放弃终身这个终身可以有保险的机会,必须买长期的。
相反,如果你还年轻,平时体质又没什么短板,而且家族里面也没有什么遗传病症,倒是可以买短期的。但是如果收入允许的话还是要买长期的。
2、保额最重要
还是以重疾险为例,能拿出多少钱就用多少钱来买保额。
我们看保险条款,似乎保的病种类很多,但是总结起来就一句话:不到奄奄一息完全丧失劳动力就拿不到这笔赔偿。所以有些保险看起来这也保那也保,比如轻症保百分之二十五,中症保百分之五十。但是如果总保额不高的话,这些都没什么卵用。因为这笔钱是用来救命的,额度不高的话要它做甚。
3、保险有坑
在有保险公司之前我们其实已经投了很多保,比如亲友之间的礼尚往来。在有保险公司之后,我们就可以购买到更专业更廉价的服务了,所以保险自始至终是很好的东西。但是保险公司就未必了,因为保险是这个国家最聪明的一群人研发出来卖给普通人的产品,信息高度不对称。
保险公司卖保险是为了赚钱,而不是做慈善。所以,保险代理人推荐的产品一定是他们最赚钱的产品,而不是所谓的最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
那么作为消费者,我们是否需要付给保险代理人劳务费,就像给中介付中介费一样呢?
并不是,因为保费是需要每年都掏的,如果买到性价比低的产品就要年年都要多付出那么多钱, 很不划算。
我看到很多代理人在卖那种很贵但是保额不高的产品。我想:天哪,一个年轻人,拿出年收入的十分之一来买保险,竟然还买不到一个能绝对保自己周全的产品,那岂不是太没有人性了,或者说给他推荐保险的代理人太没有人性了。而且,有的人买了一款保险之后就觉得自己有了保险,就不会再考虑去换保或者加保。这就更可怕了,可以说是被一款不怎么划算的保险耽误了青春。
可能会有人指出,那种很贵的是返还型的。
对,返回型的保险确实能起到强制储蓄的作用,它也更复杂,我们之后有机会再说。眼前针对这种说法,我只说一句: 保额不够,神马都是浮云。
4、买保险的正确姿势
经常买,经常换
这一点说出来,估计会被喷。所以这里我还是要多说一些保险这个概念的外延。
保险的作用是保证自己在丧失劳动力之后能有钱苟延残喘,或者病故之后留一笔钱给家人。所以这必须是一大笔钱,但是得有多大呢?
通常我们按自己正常的年支出来算。比如一个三十岁的人现在每年正常的支出是十万,在得了重疾之后要活到七十岁,那么保额至少要四十万。所以,那些保额低于四十万且保费已达到个人年收入十分之一的产品都是耍流氓。我建议三十岁之前的人保额到一百万。
那么年纪大的,预期不会活那么久的人,是不是就可以买低一些呢? 不是,反而要更高,因为一般情况下年岁大了身价就高。保险更底层的逻辑是留存自己的身价。所以很多成年人会把保额做到几百上千万。相反,社会关系单一,月支出较少的人,哪怕岁数大一点,保额低一点也没关系,或者说也是没办法的事。
所以,随着收入增加,身价变高,我们要加保或者换保,话句话说就是也不要指望一次性解决保险的问题。
而要换保或者加保的另一个原因是社会的变动。
我问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在一个只有六七十年岁数的国家,想买到一款今后几十年来看都很合适的保险产品,你觉得可能吗?我宁可相信世界上有鬼,我也不相信在这么一个年轻的国家能买到一款三十年之后都觉得划算的保险产品。 翻开保险产品的条款,我们会发现里面对疾病的定义和对治疗手段的要求都是很保守的。比如,要求某个疾病必须经过某项治疗之后才能理赔。 但是这种治疗方法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被新的,更科学的方法取代,难道到时候我们为了能获赔而故意采用落后的方法吗?
当然,我刚才说这些话有欲加之罪的嫌疑,一种成熟的疗法短期之内怎么可能会被取代呢,没错,十年之内不会,但是二十年,三十年之后呢? 要知道技术可是呈指数级增长的。
所以我们要过几年就审视一下自己身价的变化,持续关注医疗的新动向以及新的保险产品,需要的话换个保或者加个保。
在买保险的时候我们需要清醒地认识到,其实我们最大的诉求就是保眼前这十几年的绝对周全。而面对剧烈变动的时代浪潮,保险公司和我们都是漂浮其上的无差别的小舟,它自身尚且飘忽不定,怎么可能成为我们的依靠,所以三四十年后的命运,还是交给上天吧。
解决了重疾和医疗两个大头之后,最好把意外,寿险等也买了,杜绝意外身亡的风险,而且也不贵。
最后总结一下:
1、保险要乘早,保额最重要
2、身价有浮动,保险要变动
3、条款要简单,品类要齐全
没了,有需求的朋友可以私信交流,我并非保险人,但是要做一个懂保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