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有寒衣节烧纸祭祀祖先,送冬衣的习俗。寒衣节,又称“十月朝”、“祭祖节”、“冥阴节”、“秋祭”、“十月一”,是中国传统的祭祀节日,人们会在这一天祭扫烧献,纪念仙逝亲人,谓之送寒衣。
农历十月一是进入寒冬后的第一天,古时有授衣、祭祀、开炉等习俗,提醒人们注意寒冬要来了。这一天,妇女们要拿出棉衣,送给在远方戍边、服徭役的亲人,在为亲人送去寒衣的同时,逐渐发展为祖先、亡人也一并送去过冬寒衣。
我从小就和爸一起烧纸祭祀祖先,感觉每年都会烧很多次纸。细数一下,年三十、清明节、奶奶的祭日、鬼节、爷爷的祭日、寒衣节、冬至,一年有7次,分布在不同的月份。每次烧纸前要准备好剪成或是凿刀凿成古代钱币的样子的纸钱。爷爷在世的时候每逢烧纸的日子,我会在一旁看爷爷一下一下的在一沓纸上凿刻。妈妈会炒上一盘菜,沏上一壶新茶,准备一双新筷子,再加上若干供品,爸带着我们浩浩荡荡的到村边每次固定烧纸的地方去祭祀。
现代人会把烧纸当做是一种陋习,既然是一种陋习,我们的祖先几千年都没发现吗?为什么这一传统会延续至今呢。这怕是需要一些人好好思考一下的!
昨天我在朋友圈里看到一则对烧纸的解释,觉得很有意思,和大家分享一下。大致意思是,中国古代祭祀会选择非常贵重的物品,纸作为二维平面信息的载体,却可以影响三维的世界和四维的时空,所以纸是一种神奇且珍贵的物质。而且烧纸还将五行属性汇于其中。烧纸时会使用黄表纸,有些纸里还配有锡箔于是就有了金属性。纸为木或竹纤维所制便有木的属性。制作时要使用水做纸浆所以有水的属性。烧纸要用火所以有了火的属性。烧完后的纸灰汇入尘土便有了土的属性。
如此说来烧纸还真是蛮神奇的,没见过的事情并不代表它不存在。我觉得还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每年烧纸的时候,有时候姑姑们也会参与一下,烧纸的时候特别容易勾起人们对逝去的亲人的思念。看到她们跪在地上看着冉冉升起的纸灰呜呜哽咽,我也禁不住伤感了起来。烧纸时,大家嘴里都会念叨着让先人们来使钱。或许在那个四维空间里的先人们真的会接收到我们给送去的供养呢。
去年和今年的寒衣节。爸妈因为小区不能进出,所以没法去烧纸,他们在小区的围墙边望之兴叹!
去年寒食节给爸打电话,他们说早晨在小区里转了很久看看能不能出去,后来无果,只能自己安慰自己,特殊情况老祖先也会原谅的,但是从他们的语气里也能感受到遗憾。好在当时我居住的小区进出自由。于是买了纸钱,还有一些供品。在集中的祭祀地点给先人们烧纸。爸妈虽然不能自己参与其中,但是由我代表也算是了了一件心事。今年又是同样,情况比去年还严重。好在我住的小区里还有几个超市,媳妇从外面给买了些纸,我从超市买了罐头、馒头,绿茶。晚上借着天黑在墙边完成了这一壮举。非常时期能做成这件事也算很不容易了。
自己想了想,我做这件事一是为了祭祀祖先,另外也是想让爸妈心里踏实一些,延续了几十年的传统习俗在他们手里没有完成,总觉得心中有缺憾吧。
随着过年鞭炮声的熄灭。烧纸祭祀也慢慢的被要求要文明祭祀,网上祭祀了。不知道这个传统习俗还能延续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