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好事多磨,本来打算今天出发,火车票都订好了,但是身体不给力,昨天白天就不舒服,晚上还发起了低烧。想了想还是不要作,老老实实退了火车票酒店。吃过晚饭就睡觉,一觉醒来居然11:20了,差点错过每天30分钟的运动,急急忙忙穿鞋运动,压哨打卡。匆匆忙忙已经是7月30日凌晨了。我估计这种匆匆忙忙就是我这次旅行的主基调吧。
上海博物馆的长龙
地铁一路畅通不到9点就到了人民广场,到了人广而不用去上班,感觉翘班的快乐;又觉得这么早就到了公司楼下,不上去打卡可惜了。随手拍张照片吓唬同事,发现C位这兄弟表情很丰富:
到了博物馆门口发现我错误的估计了形势,早我妹啊@shadow,已经大几百人在排队了。博物馆很贴心的搭了遮阳篷,开了电扇,还是挡不住大太阳,不到10分钟就彻底湿身。耐心排了50多分钟,终于进门了,我再一次感叹:空调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发明,没有之一。不同意的,有种你别开空调过夏天!
言归正传,上海博物馆还是很值得多刷几次的。一共四层楼,有雕塑、青桐、书画、钱币、家具展,还有临时的展览。我很老实的从一楼刷起,先去了雕塑馆,主要是五代十国和唐宋的雕像,基本上都是佛教题材,解说的音频说脸长脸圆我看不出个所以然,只是觉得佛后面的背景随着年代发展越来越小:
其他看不懂,直到看到这件展品,话说GOT,你们版权费付了吗?
这里文物有点萌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我除了认真学习导览机和app里的音频,就基本上只能看热闹了。不过话说现在的文物也长得这么萌吗?
看我的兔子耳朵
瞪你!我妈不让我跟你玩!
吃啥呢?给我点呗……
也有很壮观或精巧的
还有这个,确定不是现代人穿越过去做的吗?
论古人是如何哄老婆的
话说我们现代人泡妞,也就送送花、买买包,能折个纸骆驼就不容易了,更别说已经娶回家的,生日没记错就算恩爱了。下面要展示的是两千多年前宠妻狂魔的作品:
我摄影技术太差,不能展示这件展品的风采,大家自己百度“子仲姜盘”,体会一下。盘子里还按照当时的习惯,刻了铭文。不同的是,其他大部分青铜器里面记录的都是君王的赏赐或者战争的结果,唯独这个刻的是一段情话:
我知道你看不懂,我也看不懂,释文拿走不谢“佳六月初吉 辛亥大师作 为子仲姜沫 盘孔硕且好 用祈眉寿子子 孙孙永用为宝”。大意是“记录6月初吉辛亥日,大师为其夫人子仲姜作此祈福之盘,盘既大且好,用来祈求长寿,子子孙孙要永远实用。”那些玛丽苏酸文比起来是不是统统弱爆了?
盘子里面有31个动物,有鱼、蛙、鸭、龟,有的是圆雕,有的是浮雕。其中圆雕的动物是可以原地旋转360度的!!我查了百度也没看懂用了什么工艺,总之在我看来,就算现代要做这么精细也不容易啊!
下面重点来了,敲黑板啊!这么一件制作精良、用心良苦、巧夺天工的盘子,只是用来给夫人洗脸的。那些承包鱼塘什么的退下吧……
大洋洲展品之让我说你什么好
大洋洲展是临时展览,展品不多,但是说实话不感兴趣,看完了两千多年的东西,你告诉我这个是十九世纪的?而且所用材质不是木头就是椰子纤维,偶尔出现个鲨鱼牙齿都要激动半天,话说他们的布倒是挺有特色的,可惜忘记拍照了……
随便放几张照片,大家感受一下随便做做的工艺品。
这个是从哈利波特片场溜出来的吗?
眼睛是仿三星堆吗?
密集恐惧症患者福音
中间是鼻子,别想歪了
我喜欢的鲨鱼牙齿装饰的武器
被有文化的小姐姐毁掉的最后一站
还是说只有内行才能看门道,我深知自己的水平到这种地方能认出80%的字就不错了,所以进门第一件事就是去借导览机,展品旁边的二维码也一个都不放过,就像有个学识渊博的人在旁边讲解。
刷完一楼已经累成狗,看着还有三层,全刷是不可能了,网上推荐书画展,虽然我不懂,但是想想有导览机讲解,去看看也无妨。进去才发现,这里是赤裸裸的歧视我这种文盲,95%的展品是没有介绍的。我装模作样晃了一会,觉得无聊打算回家之际,发现一个官方讲解员正在介绍,我就凑过去,然后一跟就是将近一个小时,专心听讲连照片都忘记拍了。从朝代到流派,从师承到亲戚,从画法到技巧,从生平到八卦,就没有她不知道的,让我自己看,我唯一能看出来的,估计只有唐寅就是唐伯虎。这件事再一次印证了我对导览机的执着,跟着有文化的人看展览就是不一样啊!问题是她讲完以后其他的画我又看不懂了,再次回到无聊的状态。没文化真可怕!
展览看不下去了,打道回府,火车票已经买好,下一站,南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