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很久以前,家乡街道的空气中总是充斥着若干店铺大声播放的流行歌曲。县城里没有城市风光,谈不上“一步一景”;然而就这样行一程听一曲,好似处处都有舞台。
若干年后的你走在街上,或是徜徉于商场,某个时刻耳旁传来一段熟悉的歌曲。于是你驻足,依稀想起许久以前的嘈杂街头,突然明白了那个舞台原来演绎的就是青春。
初闻不识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
正文其一
最开始想好好写一些东西,是出于技术总结、职业发展的考虑。那个时候是21年的上半年,于是6月份起陆续开始写了些东西。后来一直断断续续,甚至就这样断了。
前阵子看了下累计的阅读量应该是超了10万,今天偶然有感,想着还是写点东西,对人对己有个交待。
21年的7月,我在郑州恰逢暴雨成灾,虽有不便,但未受到损伤,也是万幸。
疫情几年,我虽然也经受两次病痛,身体虚弱但未留下后遗症。身边的亲朋好友也大都康健。这也很幸运。
22年的7月,妈妈脑溢血,生命垂危,经医生倾力抢救,亲友关心帮助下转危为安。虽然目前康复情况不尽如人意,尚需持续康复治疗不能自理,但能活下来也是万幸。
23年的10月,爸爸体检出肝肿瘤,所幸及时介入治疗,虽然后面确诊癌症,但由于发现早处理早,目前来看预后还算不错。另一方面,若老爸因此能成功戒烟戒酒,却又是一件好事了。
更早一些,17年女儿出生时候因为严重的肺部感染,当天直接签病危通知转入市妇幼的ICU。虽然我们度过了近1个月几乎无眠的白天黑夜,但宝宝的严重情况竟然奇迹般的好转,办理出院后回到家差2天满月。如今也是一个健康活泼的调皮机灵鬼。(这里还是要感谢一下当时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ICU处的崔彦芹医生和她的同事)
可能对于每个人来说,生活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从一开始就不是。一念起,烦恼生。
鸿蒙初辟本无性,打破顽冥需悟空。化用西游记的一种解读:人生本来就是一场修炼,要学会降服“心猿意马”,能够“悟空”,才能取经成功。
正文其二
说回来关于原来写作计划的问题,一方面是因为本人修行不够,杂念太多没能很好的坚持;另一方面也是在数次落笔(敲键盘)时没有捋清思路,提炼好观点。但如今还是想着把个人的一些想法和疑问抛出来,以供探讨交流。
Point 1:原本的写作计划不打算继续了
主要有几个方面的考虑:1是时过境迁,不合时宜;2是觉得计划不可行:实际上并没有形成这样的一个行业生态,就不要一厢情愿的去搭这样的一套框架来填空式写作;3是我思考一个更基础的问题:CDE。
CDE,即Common Data Environment,通用数据环境。为什么要先抛出这么个概念?
如今大家对互联网、移动互联网都十分的熟悉了,所以应当十分容易理解:必然是先要有足够数量的可以联网的电脑,互联网产业才能兴起;必然是先要有足够数量的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产业才能兴起。
电脑、手机等个人终端,以及通信网络共同组成了一个能够让各种数据高效流动的环境,也因此具备了诞生相关产业的土壤。如果这个数据环境处处都是“断头路、信息孤岛”,那么所谓的互联网产业是否还能兴起?显然不能。
所以这么些年过去,大家有的学习BIM,成为我们的同行;有的唱衰BIM,转身离去;有的吹嘘BIM,追求业务侧的胜利。但如果要从技术、客观的角度来讨论、评估BIM,我认为必须先考虑CDE。它决定了某次BIM实施效果的下限,也是对实施目标进行可行性分析的必要内容。
如果一开始就不具备相匹配的通用数据环境(CDE),又怎么能寄望于“BIM”的概念帮我们解决问题?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现在很多项目都以全过程的概念来开展BIM的工作,那么我们不用管它BIM实施方案怎么写,具体怎么干,就看它是否有一个足够支撑全过程项目信息数据高效流通的通用数据环境。如果没有,那就“呵呵”。
篇幅的缘故,此处不继续展开了。留待以后吧。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查阅《BSI_PSA_1192_2》中的相关概念。
Point 2:接下来还是想写点东西,但是没想好
因为创业的缘故,我近两年比较多对外的沟通交流,也学习了一点商业的知识。从一个门外汉进步到“初窥门径”的程度。我也越来越觉得做人做事应该合而为一的去考虑,去统筹平衡。所以如果还要写一些东西,未必就是很纯粹也很客观的技术内容。我想能够写一些值得分享的技术侧内容,又能够像聊聊天似的谈谈感受、想法和观点,这样或许我会开心一点。
比如说我会抛出一个不那么客观的个人观点 :“国内的建筑工程行业其实没有BIM的需求。”然后做相应的阐述。如有可能,再组个小的微信群邀请同行线上线下的交流,甚至是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做点事情。
最后
我还是想做真正的BIM,我认为真正的BIM,在实施的过程和最终的交付都能够诞生相关的有效数据资产。
如果有人告诉你“我们BIM做的还不错”,你可以问他一句:你们积累了什么数据资产?这些数据资产能不能拿来训练AI?
如果不能,那其实他做的可能是工程,做的可能是生意,唯独做的不是B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