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身边,不乏一些较真的人,常常对一些社会新闻、热点报道的事情发表评论和见解。譬如最近发生的“史学天才少年林嘉文自杀”事件、“诺贝尔哥”事件。不同的人,对一件事的看法往往不同,有着自己的认知,这关乎一个人的知识面、阅历、关注问题的焦点等诸多因素。
譬如对林嘉文的自杀,有的人认为是少年人格心理不成熟,有的人认为是受中国传统文化追求洁身自好的影响,有的人认为未成年人还是不要钻研历史的好,历史太复杂。有的人认为心理咨询就是聊天,对抑郁症无效;有的人认为心理咨询还是有一定效用的。
有的人认为该同情“诺贝尔哥”,有的人认为“诺贝尔哥”事件很可笑。
两个较真的人碰在一起,往往就认为自己说的就是对的,就是真理,非要就一个问题分出个对错,争得面红耳赤,谁也不服谁,倒让旁人不知所措。
较真儿是种美德,只怕稍不留神就变成意气之争,非要让某一方接受另一方的观点想法,分出个对错高下。
意气之争有了情绪在里面,就有了接受观点就是肯定我,不接受观点就是否定我的主观在里面。本来是事实之争,就演变成了个人之争,非得一方压倒另一方,或者一方偃旗息鼓,否则永不止息,心里不痛快。
真理越辩越明,不在声色俱厉,不在感情用事。较真是种立场,而不应成为一种表达方式,较真需要智慧和涵养。
最痛苦的事不是较真,而是较完真后怀疑自己,认为自己较什么真啊!
大道无形无像,深沉厚重,大海无边无际,滴水落下,无感无觉。
较真需要独立思考,更需要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