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淅沥沥下着不停,断断续续持续一周的雨让渭河的水流渐渐湍急起来,这条自西向东,流经八百里秦川的母亲河平时水很少,但是一旦到汛期,它那宽阔的河床就发挥出无与伦比的功能—排洪。雨水洪水伴随着泥沙向东流去,留下一片沃土,孕育出金灿灿的麦田。
天气预报显示,阴雨天还要持续,眼下陕西关中地区的小麦正直成熟期,这样下去势必影响夏收。收麦子是关中农民一年最重要的事情,记得小时候,每逢麦子成熟时,学校要放十天左右假,老师、学生都要回家收麦子。外面打工的人,即便老板开再高的工资,麦熟时期也必须回家收麦。就连布谷鸟的叫声也被老人解读为“算黄算割”(普通话意思为麦子黄了赶紧割)。民以食为天,收麦是天大的事,麦熟就是命令,一切工作都要围绕收麦开展,一分一秒也耽搁不成。网上看到前些天有些地方的收割机下不了高速,这确实不应该, 小麦成熟后,如果不能及时收割,一旦遇到阴雨天,麦子就会发芽,发芽后农民一年的耕作就打了水漂。
记得94年前后,有一年,村里的小麦熟了,遇到阴雨天,一连下了一周,等雨停了,地里的小麦已经发芽了。村民含泪把发芽的小麦收割回去,这种发芽的小麦只要没有发霉,也是能吃的,但它做的面条没有劲道,很容易断,做出的馒头面发不起来,没有那种蓬松感。当时的农村,就算小麦发芽,农民们也舍不得把小麦给牲口吃,为了把这些发芽的小麦吃掉,我记得父母就把这种芽麦和好的麦子掺和在一起吃,要不就把芽麦粉拿到村里的烤馍店里加工成烤饼,这种烤饼吃起来粘牙,有点像麦芽糖,但却缺少糖的甜味。
春雨贵如油、久旱逢甘霖,小麦的生长离不开雨水的滋养,唯独到了成熟期,此时的雨水给农民带来的是无尽的泪水。傍晚时分,看不到落日,几台收割机停在渭河边,司机张师傅此时蹲在地上靠着车轮一口一口猛抽着烟,地上的红塔山烟盒里就剩一支烟了,一瓶啤酒喝的剩下了半瓶,他的收割机因为阴雨天不能下地,心中的惆怅化作一道道皱纹,让这位四十多岁的壮汉显得苍老了许多。他抬起头,眺望远方,期盼着明日的阳光驱散天空的阴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