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佳节是东南沿海地区非常重要的节日,也是春节的尾声。就福建来说,我所在的闽南地区一到传统节日就能感受到浓浓的风俗。每年的正月15,我的老家都热闹非凡。特别是镇上,一到正月11,每晚都会有游灯,一直持续到正月18,红红火火,非常喜庆。游灯,在我们那边或许跟其他地方不同,如果是村子自己组织的游灯,那么每家须派出若干人,自备或者村里统一定制灯具。 灯具,一般是每家一组,一组十盏灯,用长木条串联,下面有个横木可以用肩扛着走,两人一组。一到日期,各家自觉到村里的神社集合,由村长或村里的长者带头,排好队依次出发,最后面是几个轿夫抬的神像。一路上锣鼓开道,张灯结彩,鞭炮齐宁。队伍会沿着村里的主干道行进,绕村子边缘以及村中小道行走,每家每户燃放炮竹,烧火碳,好不热闹。游神队伍一般要进行到十点多才返回神社,之后就是送神进神社。那么,这一年的活动也就结束了。犹记得小时候每年都会跟在队伍后面奔跑,也是其乐无穷。
镇上的游灯则大为不同,规模场面也大得多。特别是正月15那天,需要先把镇上的道路清空,围上铁珊栏,就算是省道也禁止通行。镇中心则专门留出位置搭建看台供市里县里的首长观看。镇上的游灯活动是由居住于镇上的几个村社组成,也是镇上的几个大姓,比如蔡姓,(出过宋朝的大官蔡京以及蔡襄),薛姓。我们的镇子是个千年古镇,名字由来于美丽的传说。传说古时候有九个兄弟避难来到我们这里,结枫为亭,繁衍生息,所以我们这里就叫枫亭。每年的正月十五,注定是个令人难忘的夜晚。大约6点左右,游行的人们吃好晚餐,便提前到镇上的广场集合。跟小村子的游行不同的是,镇上游行的队伍里,行员都是要化妆,穿汉服或者戏服,拿各种道具。灯具也是不同于村子里的小花灯,都是大灯具,用货车,小的也是用三轮摩托车载着,更大的就用牛车装载,极其壮观,而且都是大功率,可以照射方圆好几里地。队伍里每个村子都要配上合唱队,锣鼓队,以及车载音响。一路上吹拉弹唱,极尽闽南风情。最让人津津乐道的要数那些跳舞的舞娘了,婀娜多姿,风情万种。还有小舞娘,都是学校里的小孩子,舞也跳的不错,化上妆也很有一番滋味。一般队伍集齐完毕,能达到两三千人,配上巨大的灯具,远远望去好似雪白的长龙,迤逦委行,蔚为壮观。行经主干道更是人山人海,万人空巷,常常需要下午三四点就来占位置,否则一定里三层外三层,水泄不通,长的矮的,瞧都瞧不见。
镇上的整体规划呈现一个方形,中间是一条十字通衢,也是主干道,道旁商贾云集,鳞次栉比。主干道又分出数条辅道,四通八达,常常车水马龙。镇上另有一条古道,很窄,机动车很难并排开进去,里面商铺繁多,人来人往,是镇上的一大集市。这游行队伍须经过右边的一条省道,穿过一座石拱桥,进入那条古道,之后在狭窄的古道里穿街过巷,行经一条条辅道,最后从出口来到主干道。到了主干道需要慢行,一般是一步三停,须等待一队队的方阵在观礼台前一一表演,之后再徐徐西行。这观礼台有三层,旁边有警察维持秩序,两边往往站满了人,熙熙攘攘。表演结束后,队伍继续向前,沿着主干道直行,一直行进到与隔壁镇的交界处折回。之后往南行,绕一圈后回到广场,结束游行。除了正月十五外,其他日子也是同样的游行方式,只不过领头的村子不同,每天路线也不同。热热闹闹游行八天后结束,春节也就画上了休止符。当然,晚上游灯,白天也没闲着,白天是游神,也是八天,也是穿街过巷,鼓炮齐鸣,这里字数有限就不赘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