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龙曾经说过:“不是要每日增加,而是要每日减少,一定要舍弃无关紧要的东西!”换言之,如果想要提升效率,不是要做的事情越多越好,而是舍弃掉不重要的东西,只专注于做最重要的东西。
要想体现你的能力,往往看的是由实现目标或解决问题所花费的时间与精力,而不是做了多少的事情。
无论是在学习工作中还是锻炼,花的时间最多的人虽然都有一定的成果,但往往很多时候ta们并不是最有效率的那群人。
拿锻炼来举例子,在健身房或是户外,不管是跑步、骑自行车、爬山还是跳操,把它们作为职业的人除外。许多普通人锻炼的目的就是为了减肥或是让身体更健康些,许多投入大量时间在上面的人会熟能生巧,越来越轻松,然后投入更多的时间在上面最后收获了想要的效果。
事实上,在运动里,大多数时候并不是我们自认为的“熟能生巧”,心肺能力变强、肌肉耐力等素质变好了,而是因为身体的神经系统适应了,所以在做这些事情时变得更轻松,所需要的消耗减少了,于是自己便感觉自己变强了,而随着越来越熟练,身体的消耗越来越小,我们会投入更多的时间在上面以达到理想的“消耗”目标。我们的身体很聪明,它会引导我们使用一种最低耗能的方式来进行生活—有句话说的好:站着不如坐着,坐着不如躺着。
很多人在长跑时刚开始会有一段时间身体很不适应,但只要过了那段时间,就会发现有种和走路差不多的感觉,然后就能更加持久地跑下去了。这是一种良好的机制—对享受悠闲生活时光或是要跑马拉松的人来说。但是,既然我们要追求效率,也就是花更少的时间或精力达到减肥或是其他效果的话,这就不是一个良好的机制了。
跑步,或者说长跑,它属于一种耐力运动,所使用的肌肉也与一些其他运动不同,这里简单介绍下。骨骼肌(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肌肉)它分为两种:红肌纤维和白肌纤维,简单理解来说,红肌纤维负责耐力,白肌纤维负责力量和爆发力;其次红肌纤维比白肌纤维更加瘦小,这也是为什么马拉松运动员比较精瘦而举重运动员“大”的原因。
和平时的工作学习一样,如果想以一个良好的效率达成一个目标,我们要学会“劳逸结合”不可能只有工作而没有休息和放松的时间,这在锻炼里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呢?——不能只做单一的一种的运动,要多项运动结合起来做才能有一个良好的效果。跑步只需要使用我们身体上的红肌纤维,而不管是生活还是许多运动项目都是要使用具有力量和爆发力的白肌纤维,两者结合才能更有效率的生活与运动。
我也接触过一些运动,如羽毛球、乒乓球、游泳、轮滑,散打等等,但我可能和很多人的不同,很多人学会之后继续练习再练习,想和长跑一样,成为一项低耗能的技能。
但我深知边际效益递减的原理(在一定投入程度后,每增加一单位的投入所获得的效益增加量是递减的)如果说这项运动(例如散打)如果成为了一项低消耗的技能,我所要付出的时间与精力远比想象中的要多得多。当然我在这里的意思不是说要见一个爱一个,追到手就丢——而是要学习最精髓的内容,获得最良好的效果,真真实实的掌握后能在需要的时候拿来用,这样即可,虽然偶尔拿出来使用需要一些时间去“回忆”。倘若真想达到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境界,除非是现阶段拿来吃饭的技能才会如此去做。
那这对运动上来讲有什么帮助呢?如果你的目的是全面提升身体的多方面素质,还有增加更多的消耗来帮助减脂,那就有用了。
就算你只是为了提升专项的能力,其实也是会对自己有一定的帮助——木桶原理(运动里也有个类似的叫做费氏定律)也告诉我们。如果提升了一个的方面的能力,其他方面的能力也会有着一定的提升。
间隔训练——做一定时间的高强度锻炼后休息一段时间(慢跑这种低强度的锻炼也是休息)锻炼和休息的时间根据自身情况来调整,如此反复,便叫做间隔训练。
与单纯的有氧运动相比,它能在短时间内消耗更多的热量并且调动身体的白肌纤维促使身体产生更加积极的变化,而与单纯的撸铁(力量训练)对比,它也能更多地促进爆发力、心肺耐力等能力的增长。再者与这上面两者相比,所需要的时间更少!—意思就是说效率更高了!
因为对自身产生了足够的压力,所以,在训练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的身体依然需要消耗大量的热量,而且在锻炼时氧气由于不充足,无法及时补充身体所需要的氧气,在训练后我们身体需要补充回所需要的氧气(过氧消耗),会在一段时间内心率增加,身体的代谢会更快。
而由于氧气的不足,体内的脂肪无法在第一时间被氧化成能量消耗掉,所以运动时主要是身体里面的糖分(无氧糖酵解)在供能,所以在训练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脂肪便开始不断氧化来还清身体里的各种债务—碳水化合物、三磷酸腺苷、磷酸肌酸还有合成激素等等...
简单地理解,就是在运动过后的一段时间内新陈代谢会变得更快,以促进身体的恢复与生长。
再者,间歇训练可以使用各种学习的新动作来融入其中,我个人觉得比一直跑步一个小时更有意思,下面来简单地说几种训练方法:
阶梯组:和它的名字一样,走上一个阶梯再走下来—先做一次动作,休息这一次动作所花费的时间。然后,两次,休息时间和动作时间一致,三次...四次一直到无法再增加后开始和前面一样,递减直到一次,结束。
循环组:选取几个动作,每个动作规定好数量,在做完几个规定的动作后算一组,休息一定时间后,继续做这一系列动作,动作难度和休息时间根据自身来灵活调整。
金字塔:和金字塔一样,越是高层的材料越少—例:先做20个深蹲,再做15个深蹲,但速度要比第一组慢,然后12....10....8...5...3...1个,虽然最后是一个但争取做得速度慢(20s),休息和难度根据自身情况调整。
说到间歇训练,很多在健身房上过课的人应该都听说过tabata这种训练法,这是一种高强度的训练方式,最早是由日本速度滑冰国家队教练入泽孝一提出,后来经过一个叫tabata的博士对其实用性和科学性进行论证,并最后以科研论文的形式发表出来的,所以才取这个名字。这种训练的方式为:做20秒的高强度训练然后休息10秒,重复八组也就是4分钟。
这种训练方式一开始是拿来训练运动员的,以前年幼无知还没锻炼的我曾经作死地试过,认认真真的做完后头晕无力了快一个小时,心脏一直砰砰跳,差不多20分钟喘不过气,好在最后我还活着......
后面有一段时间我每天啥其他的运动也不做就只是每天做2次共8分钟的tabata训练,发现在没有控制饮食的情况下,身材也一直保持地不错。也算是证明了间歇训练的有效性的实例了...在这里也提醒一句,没基础的小伙伴一开始别逞强挑战太高难度的方式!
其实发挥自身创意,还能创造出许多的方式,锻炼缺少的永远只是创意和你的行动力!循序渐进的锻炼,总有最适合自己的方式。!
写在最后,再补充一些关于行动力方面的知识,看到很多人都是刚开始走练两下就放弃了...
我们的大脑很聪明,当它感知到身体的能量下降的太快时,它会通过各种方式来增加自己的能量并减少负荷,同时限制身体其他部位的消耗水平,在生活中常见为:当我们听到或即将要学习一个新事物时,脑袋一紧产生一种本能的抗拒,以及在刚运动时在内心里的那股“真实”的声音:我太累了,我不行了等等......
而往往当你放弃后便觉得奇怪?好像也不是很累啊,我应该可以做到的。或是咬咬牙坚持下来后也会种不是很累的感觉。这也是大脑对我们身体的保护,这种运动时的疲劳感被生理学家称之为“虚假疲劳感”,运动过程中的第一次疲劳往往不是因为肌肉精疲力竭而无法进行工作了(如果有体院的朋友做过最大摄氧量的测试,应该知道精疲力竭是什么感觉)而是大脑对我们的过度保护的监控系统起了作用。
在平时的生活中,一旦我们要做的事情不是大脑所熟悉的,就会被判定为高耗能行为从而通过种种方式来限制我们的行为,这也从侧面说明了与大家熟知的锻炼方式相比(即100个俯卧撑20个俯卧撑一组,做5组这种方式)间歇训练的方法由于身体与大脑的不适应所以可以消耗更多的能量。
其次,在锻炼和某些事情上,由于我们的大脑,我们的感官更注重于当下感受到的东西,这让我们的大脑产生一种错觉:事物在被感受到时和它产生影响是同时发生的。就像锻炼的时候全身酸痛,便觉得肌肉好像长大了,而第二天照镜子会发现其实并没有。这时候我们的大脑就会对这件事的效果产生怀疑。
实际上这本身就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想要获得效果,往往是要付出一定的时间后才能体现出来,放在很多事情上也是一样,所以我们很多人会表现地更加喜欢当下的享受。
正是由于大脑的感官与思维更加侧重于“同时性”而忽视了效益的“滞后性”,使得很多人刚开始几步便放弃了。
万事开头难,无论你是要把一项技能转化为一项低耗能的活动,还是想更加有效率的锻炼,由于大脑的虚假疲劳感,坚持不懈并不是一件人人都能完成的事情!
这两个点也是许多人放弃的原因,分享给一些还没行动或中途放弃的小伙伴。希望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