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简介
周邦彦(1056-1121)北宋著名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官历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少年时期个性比较疏散,但相当喜欢读书,宋神宗时,写《汴都赋》赞扬新法,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最高音乐机关)。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曲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词派词人所宗。作品在婉约词人中长期被尊为“正宗”,在宋代词坛,周邦彦的长调词写得特别好。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或“词中老杜”,是公认“负一代词名”的词人,在宋代影响甚大。有《清真居士集》,已佚,今存《片玉集》。
二、摘选
1、苏幕遮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注:周邦彦是杭州人,久居京城的他,看到荷花盛开,自然勾起了他的思乡之情。
2、兰陵王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
凄恻,恨堆积。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注:这是一首借开封的柳树表达送别之意的歌曲,写成当日,便霸占金曲排行的榜首,直到南宋初年,依然在榜单上雄踞不下。
3、少年游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
锦幄初温,兽烟不断,相对坐调笙。
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
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注:这是一场歌楼酒馆中的欢会,虽然讲述的是轻薄浪子与青楼歌妓之间的故事,但与柳永相比,并没有露骨地描写男女仪态或情话,基本上是点到为止,却不影响曲折深微地表达人物心理的词体特色。这便是词之雅正的基本要求,故而此词备受历代选家的喜爱。
或许这首词描写的青楼一夜太生动了,以至于很多人不满足于相信这就是一次普通的狎妓,于是就会有好事者为其编撰奇奇怪怪的本事。早在南宋的时候,就已经流传开这样的故事,据说周邦彦当时正在京师名妓李师师处欢会,突然宋徽宗不期而至,周邦彦无处可躲,只能藏于床下。宋徽宗经常微服前来与李师师幽会,此次也未察觉到什么异样,就与往常一样与李师师调笙谈情,还从宫中带来了一颗江南新进贡而来的橙子,让李师师剥给他吃。所有的一切都被床下的周邦彦闻见,他一时技痒,就用一首《少年游》把徽宗与李师师的此夕欢会记录了下来。待到天明,开封的大街小巷突然都在传唱这首词。
尽管这个故事是后人瞎编的,但故事的本身足以展现此词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