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两天的古人,够了!
人在年轻时,最头疼的一件事就是决定自己这一生要做什么。在这方面,我倒没有什么具体的建议,干什么都可以,但胜哥说:最好不要当武大郎,因为生活太寒酸了。
当然,假如你执意要当,我也没理由反对。总而言之,干什么都是好的,但要干出个样子来,这才是人的价值和尊严所在。
今人看古人,总觉得不适,他们穿着笨重,出行不便,丈母娘过多,没有手机,没有花呗,节奏缓慢。换言之,一百年的人看我们,也有同感吧。
在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建都开封,史称“东京汴梁”,来到此地,很难想象,这里是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也是全世界最繁华的都城之一,它历经319年,悠久而言排第五,至今已有1060年。
就现在而言,很难想象,名扬天下的《清明上河图》,就在此地完成,但透过张择端的描绘,可知当年北宋的东京,是多么繁华与热闹。
目前,在开封也修建一座清明上河园,虽是仿照,但也惟妙惟肖。既然来了,也体验一把古人的生活,胜哥很是兴奋,他希望能遇见潘金莲,并告诉她:“以后嫁人,要嫁有铁门窗的,那种用木棍子顶起来的,很有风险,像我家,就有铁门窗的房子”。
北宋真热闹,还有官兵在巡逻,武大郎在卖饼,王婆在卖瓜,正巧,那些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可以在此请教一下王婆:牵线的秘籍是什么?她却笑而不语,左右张望,低声细语地说:大官人莫慌,老身历经一生,做得一手好针线,因生活所迫,为了讨口饭吃,闲暇之余,著有一书,名叫《论媒婆的自我修养》,我且卖于你,只需10大洋,胜哥听罢,大喜道:“给我来一箱”。
我说:胜哥,不能忘本啊,你还要研究飞镖的秘籍,拯救地球。
胜哥:没事,晚上我加班,保证完成任务,虽重任在身,但自己过得不幸福,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徒劳。
我付20大洋于王婆,又在武大郎那里买了两个烧饼,边吃边漫步,直至东京码头,又乘着小船,扬帆启航,领略了我北宋东京的大风采。胜哥无心看景,他像是等待情人一样迫不及待地打开书籍,眼睛里充满了好奇,而好奇像是戴眼镜眼睛看东西的,会把枯燥看成趣味,把贫穷看成富有,把粪土看成一座山,总而言之,他嘴里充满了笑意,心里充满了期待。
此时,已是傍晚时分,但路上依旧车水马龙,热闹非凡,小船穿几个拱桥,路过大风车,绕了一周之后,我们登岸返程。
我是个俗气至顶的人,见山是山,见海是海,见姓王的便是富人。唯独见了天波杨府,便得知杨家的精神不仅是精忠报国,家风纯正,而且是身体力行,不只是说说而已。
前年,本想在卢浮宫里寻找达芬奇的密码,可却遇到了毕加索。今日,本想在《清明上河图》里寻找北宋的密码,却遇到了王婆,真是世事难料,变化无常,未来是怎么样,只有上帝知道,不管遇到历史,还是遇到人物,就唐太宗而言: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知道这个密码,足矣!
人性的进化是很慢的,在1060年前,他们喜欢的灌汤包,时至今日,我们还是一样喜欢。不同的是,吃饱这顿,我们还要继续浑水摸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