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之以恒推动八项规定精神走深走实

自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来,党风政风焕然一新,社会风气持续向好。八项规定如同一把利刃,斩断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沉疴,割除了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的毒瘤。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推动八项规定精神走深走实,不仅是巩固作风建设成果的必然要求,更是党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赢得人民群众信任和支持的关键所在。

八项规定精神走深走实,要在深化认识中筑牢思想根基。八项规定看似聚焦具体问题,实则直指作风建设的核心。从遏制公款吃喝到整治文山会海,从规范公务接待到精简文件简报,每一项规定都切中要害。然而,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一些干部仍存在“过关”思想和侥幸心理。因此,必须持续加强思想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到八项规定精神不仅是行为准则,更是党性修养的体现。通过常态化的理论学习、警示教育,让党员干部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自觉抵制不良风气的侵蚀,真正将八项规定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八项规定精神走深走实,要在强化监督中织密制度网络。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监督是保障制度落实的关键。一方面,要发挥党内监督的主导作用,纪检监察机关需紧盯关键少数、关键领域和关键节点,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对顶风违纪行为“零容忍”,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一起,形成强大震慑。另一方面,要充分调动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社会监督力量,畅通监督渠道,让不正之风无处遁形。近年来,多地通过设立举报平台、开展明察暗访、定期通报典型案例等方式,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体系,有效推动了八项规定精神的落实,这样的经验值得持续推广和深化。

八项规定精神走深走实,要在常态长效中巩固治理成果。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推动八项规定精神落地生根,不能搞“一阵风”,必须建立健全常态化、长效化机制。在实践中,要不断总结经验,将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上升为制度规范,从源头堵塞漏洞。例如,针对公务接待、公车使用等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制定更加细化、具体的管理办法;建立干部作风考核评价机制,将作风表现与干部选拔任用、评先评优紧密挂钩。同时,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要及时完善制度,增强制度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确保八项规定精神始终紧跟时代步伐,发挥出最大效能。

八项规定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金色名片”。只有持之以恒推动八项规定精神走深走实,不断把作风建设引向深入,才能以优良党风政风带动社风民风持续向上向善,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强大力量。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