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本地人,家在北六村,保定市安新县,大王镇北六村。就在这白洋淀边,这不下去堤坝就是!我1951年出生,今年70整。过去我们这儿穷,很穷,我小时候苦啊,根本就吃不饱饭。上学上了个小学毕业,不行,粮食不够吃,再不出去就饿死了。大概1964年吧,具体哪一年我忘了,反正十二三岁我就出去了。去哪儿?内蒙,先到了包头,包头再往西,乌拉特前旗,然后又往北,一直走到乌拉特后旗。那边就是草原了,大草原,一眼望不到边。去那儿干啥?给牧民放牧啊!人家看你这小孩还行,给你口饭吃,那时候出去就是为了讨口饭吃,饿不死就行了。等你会放牧了,你就自个儿放去吧!给你几十头牛、几十头羊,你带上水带上干粮,天天骑着马出去放牧。早上出去,晚上回来。哎呀,那边天气很恶劣,动不动就刮风,刮风下雨。天一冷就下雪,白毛雪,鹅毛大雪。风霜雨雪,这辈子在那儿我见够咧!”
“刚开始就是为了混口饭吃,都不敢提挣钱的事儿,后来能挣点儿钱了,也都是寄给家里。我在老家娶的媳妇儿,我老婆就是我们本地人儿,我们生了一个儿子。他们都还在老家,就我一个人在内蒙,放牧,我一直放了将近20年才回来。为啥回来吧?那时候不是改革开放了嘛,一改革开放咱们这儿老百姓就能吃饱饭了,不用饿肚子了,我就回来了。十二三岁去的,回来三十多了。回来干啥?光种地肯定不行啊!后来我们这儿不是开了很多服装厂嘛,安新、容城,这都是服装加工基地,做什么服装的都有,价钱也不贵。我就从老家进货,到北京摆摊卖服装去了。那时候生活就好一些了,我老婆也在老家的服装厂打工,也能挣一点钱。我们就一个孩子,我儿子学习还可以,我们两口挣钱,养家供儿子读书。卖服装卖了几年,后来我又在北京的建筑工地上打小工,一直供到儿子上大学,一直干到他大学毕业。”
“我儿子在石家庄读的经贸大学,毕业后在石家庄工作,结婚成家安了家,娶的媳妇儿是保定市区嘞。他们就一个孩子,我就这一个孙女儿,他们今年都四十多了,估计不会再生孩子了。我儿子是搞经贸的,经贸?外贸?我也不懂,反正他经常出国。我上学就上到小学毕业,咱没文化,办不成啥大事儿。咱能把儿子供出来,他上过大学,他能办成大事儿就行咧!儿子儿媳都很孝顺,接我们老两口去石家庄住过,不行,我们住不惯,最长的一次也就住了两个月。我还是喜欢老家,老门老院老街老巷老街坊,回到家我才觉得舒服自在。儿子就说那就把老家的房子翻盖一下吧,六年前我家起的小洋楼,三层,三百多平,花了70万。我就不说我家的楼多漂亮了吧,在农村花70万起个楼,你想想那该是啥样儿?2015年起的楼,2017年宣布成立雄安新区,我家这三百多平米,还不知道怎么个补偿法儿?”
“我也不懂,都是儿子在弄,听他说吧,他说多少平就是多少平。这都是造福他们的事儿,对他们来说是好事儿——跟你说,听说要在我们这儿建雄安新区,我是一喜一忧,高兴的是对孩子将来好嘛,担心的是我们老两口也要上楼了,住楼房了。还有一个问题,我从小在这白洋淀里长大的,经常下去游泳跑船摸鱼摸虾,现在老了,还能跑跑船挣个小钱。将来雄安一建好,跑船肯定不让跑,他怎么不得管理管理,那还能让你随便进去?我不喜欢,不自由咧!我们北六村几千口人,是个大村,现在政府是分批安置,我们村第一批的房子已经建好了,估计今年年底就搬进去了。我们家是第三批,还没签拆迁协议,这都是大工程,得一步一步来。你没看都还没怎么样咧,就开来这么多挖掘机大卡车,这工程大得很,这淀子外边要建大公园,据说有十来里地长,这得动多少土石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