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究竟爱不爱学习?”,这是个困扰了我许久的问题,如果我真的爱学习,那我为什么没有玩命地学习?如果我不爱学习,那为什么有时我又会自愿、自发地去学习?
相信很多像我一样的学生都会有一种情况:我能记得住词,却背不了课文;我能记住电视剧里的所有细节,却背不了那几个简单的物理公式。我一直以为这是我们不爱学习的“确凿的证据”,但是后来我却改变了想法。
想知道自己爱不爱学习,首先得弄清楚学习到底是什么。
《沁春园·长沙》这首词我还没在学校里系统地学过,但早在几个月前,我就听过平安(歌手)将这首词加上曲后的演唱,当时听完后耳目一新,我没想到平时那些枯燥乏味的诗词也能变得如此引人入胜,经过改编之后的这首词,将词人的豪迈之情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听完让人意犹未尽。我想:我通过这种方法学习到了这首词,体悟到了一种人的真情实感,这和学习有什么两样呢?这不就是学习吗!当听到这首歌时我就茅塞顿开了,在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学习早就不是如我想象中那样只有枯燥的课堂学习,学习是一个过程,课堂学习只是一种形式,学习是为了掌握技能,是一种生存的手段,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做的各种事情又何尝不是一种学习呢?
再回到“爱不爱学习”这个话题,举一个和我们课堂生活很接近的例子,华罗庚说过“人做了书的奴隶,便把活人带死了。”所以书只是人的工具,书从哪来?书也是人写出来的,而他们在写作的时候是自愿的、自发的,因为他们对生活有感悟,对未来有憧憬、有幻想。有时当我遇见一些人或事,我也会有感而发,也会自愿地把心里话默默回味甚至写下来,我可以确切地说我喜欢这种有感而发的感觉,“有感而发”也是一种学习和成长,所以我现在可以很确定地说我爱学习。
生活中,我们需要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而现在,困扰我许久的问题就这样解决了。
林诚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