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红衣·读“蔡确之死”

  惜红衣·读“蔡确之死”  2009


  簟冷清秋,诗残晼晚,葬花庭院。

  记昔投南,曾夸约钗钿。

  音容别后,最怕惹、金钟轻啭。

  肠断。鹦鹉一声,总伤心江汉。


  罗衾梦遍,玉枕香存,红衣早零散。

  琵琶旧曲宛转,倩谁唤。

  望极暮来烟雨,不见春风眉眼。

  料重泉相数,应是只关荀粲。


  宋朝的宰相蔡确被贬新州,带了一个最喜欢的小妾,叫琵琶姐的一起去了。无聊之余,养了一只很善解人意的鹦鹉。这只鹦鹉是个聪明鸟,知道蔡确在这里唯一的精神寄托,就是琵琶姐,因此上很快就学会了呼唤琵琶姐,尤其在蔡确击打几案上的一个小钟的时候,招呼琵琶姐的时候,鹦鹉会很欢快的呼叫琵琶姐,来取悦蔡确。好景不长,琵琶姐适应不了新州的气候,不久就死了。蔡确内心很是痛苦,睹物思情,也就不再击打小钟了。后来一次转身时,腰带上的饰物不巧撞上了几案上的小钟,鹦鹉听到,立即随声呼唤琵琶姐,蔡确听到呼唤,有了鸟鸣山更幽的触感,思念起琵琶姐,做了一首诗:“鹦鹉声犹在,琵琶事已非。伤心江汉水,同去不同归。”并因此忧郁成疾,不久就死了。

  ——摘引自“青藤雪个”《万恶的旧社会之蔡确之死》


  读史多年,一直没什么成绩。近年来有了网络,读了不少写史的长篇短文,受益不浅,对断代史的掌握大大加快,心里很是欢喜。后来听说,近年很流行“读史热”,而对历史的读法竟也颇有争议。比如有一派认定二十四史才是正宗,把那些论述历史同时附加些解读的作品讥为“琼瑶式”,还把黄仁宇拿来当作典型,说他是始作俑者。

  作为闲暇时粗粗读点史书的在下,当然不够资格阐评读史的门径,只不过凭着个人的经历,觉得只攻正史,实在太过吃力。当年读西晋,好高骛远,连蔡东藩的演义都看不上,把个《通鉴》啃了两三遍,连“八王”是哪八个都没猜准确,至于前后人物、事件更是乱得一塌糊涂。最后抛下正史把《五胡录》、赫连勃勃大王、《两晋演义》接二连三读下来,才算是及了格。

  正史固然有着严谨、权威等等优点,但太过枯燥,又难免烦琐。从叙事上说,编年体与断代体虽说各有优点,换一面想又等于是各有缺陷。对于少部分人讲,文言的表达力也感不足。所以若非专业攻史,白话网文对历史人物、事件的泛泛了解其实更加适合。年少时最喜爱隋唐,后来最喜爱三国,完全都是评书的影响。

  《三国演义》历来称为古今第一奇书,而多年研读后却一度不以为然,觉得很多历史,如两晋,甚至希腊神话,细究起来都不比三国逊色。现在读了若干年历史,对很多时段都有了些了解,但敢于下笔写写的,至今仍只有三国,因为对两晋也好,南北朝也好,无论读得多么熟悉,总是怀疑尚有许多自己不知道的东西,怯怯地不敢写。而三国,那些人物、事件就像曾身临其境一般,无不活灵活现,熟识得似是真的相识。记得当年在三国论坛潜水多时,甚至对人说过:如今看到有关三国的帖子就避之不及,因为所有的事情全知道了。

  当然这话是不知天高地厚了,但对三国的了解,全因有了《三国演义》,从古到今,暗地里想达到这种高度的作品还真不少,但却没一个能成功的。所以,到后来不得不承认,它确实够得上“天下第一奇书”之名。

  白话的解读历史,比正史更显生动,叙事更灵活,可以根据需要随意组织前后顺序,使读者更加方便。虽然对人物和事件的解读不可避免地带有主观色彩,但大多还是靠谱的,作为参考完全绰绰有余。若想读得深入些,大可通过白话文入门,熟悉后再攻正史,事半功倍。就如《三国志》的读者,大多是读演义的高手,假使对三国片点不知,就直奔《三国志》而去,那下场不说也罢。

  所以尝到甜头以后已经养成习惯,读西汉先读《那时汉朝》,读东汉先读《泣血的帝途》,读南宋先读《帝国的敌人》。。。好在现在已经形成风气,写史者基本都很尊重史实,像“当年明月”者喜欢在细节上添些小作料,看得多了也不会受影响。

  蔡确在《宋书》里被列入奸臣传,读了下“青藤雪个”的文章,没感觉他多么地奸,只是在人人有份的官场暗斗中胜了几场而已。翻到《宋书》读下,也是索然无味,而并没提到他死时的详细情景。在我读时,他思念爱妾而死,倒是挺令人感动的。

  “青藤雪个”的博客也寻去看了,文章不多,大概一年也不到十篇,有历史散文也有短篇小说,写得都很好。但奇怪的是点击率寥寥,竟然鲜有三位数的,如此才学竟默默无名,真令人惊叹世间藏龙卧虎,不可计料。他这篇蔡确被广为转贴,新浪收录到出版的书里,不知转贴与出书谁先谁后。而其它很多的好文章,感觉作者只是放在博客自己看了,要真是这样倒与在下很算投缘!

  黄仁宇也是在下敬仰的学者,从远征军军官到史学博士,他的《中国大历史》是我逐字精读的。所谓“琼瑶派”的代表,恰是《万历十五年》,诟病之处就是其解读。令人费解,难道大家都只读不解,才算正常?只有多些史实基础上个性化的解,历史才会更生动,更引人深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