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并不总是像我们想象的那样
(美国)哈维·麦凯
陈荣生 译
一位可爱的小女孩手里拿着两只苹果。她妈妈走进来,微笑着柔声问自己的小女儿:“亲爱的,能分一只苹果给妈咪吗?”
小女孩抬头看了妈妈几秒钟,然后,突然很快地咬了一口一只苹果,然后又咬了一口另外一只苹果。她妈妈愣住了,费了很大劲才忍住没有流露出失望的表情。这个如此自私的孩子是她养大的吗?
这时,小女孩把她咬过的一只苹果递给妈妈,说:“妈咪,给你。这是最甜的。”
无论你是谁,无论你多么有经验,无论你自认为知识多丰富,请你都不要急着做判断。要让他人先做解释。你之所见也许并不是现实。千万不要替他人作结论。感知可能会产生误导。
如果你之所见就是你之所得,那么一定要确保你所见到的是整个画面,而不是一小部分。如果你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请想象一下你错过了什么。
我们的偏见会极大地改变我们对世界的感知方式。著名作家阿娜伊斯·宁的一句名言反映了这个观点:“我们看不到事物的本来面目,我们把它们看作是我们本身。”
我认为那是纯精神的。我们自己的经历和所受的教育,让我们可以从与一个坐在我们身边的人差别很大的角度来看待各种事件,即使我们是在观看同一事件。
例如,在刑事案件中的目击者证词。很多时候,相互矛盾的说法会从那些没理由撒谎的旁观者那里爆出来。他们之所见跟另一个人之所见却完全不一样。这对执法机关、审判律师和法官来说是一个不变的挑战。
拉丁诗人费德鲁斯说:“事物并不总是像其看起来那样,其最外面的表象欺骗了很多人,只有少数人有智慧感知到那些被小心地隐藏起来的东西。”
我在演讲时,用另外一种方式来解说这点:事物不一定像我们通常所感知的那样。我经常与大家分享这个故事:一个男人与他儿子在一次车祸中受了重伤。他儿子需要做紧急手术。但到了医院之后,那位外科医生说:“我不能给这个人做手术。他是我儿子。”说什么,他父亲不是也受伤了吗?
是的,但是你会惊奇地发现,在当今世界,竟然有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这位外科医生实际上是他母亲。几年前,我第一次使用这个例子的时候,几乎没有一个人做出这种关联的想法。现在大概是一半对一半。观念在改变,但总是跟不上现实。
俗话说,你可以在一段时间内愚弄一部分些人,但你无法在所有的时间内愚弄所有的人。为避免当傻瓜,请保持头脑开放眼睛睁开。要意识到身边正在发生的事情,在新事实出现时要愿意改变你的观点。不要忽视平淡无奇的事情。如果你不给予注意的话,你将会要经常付出代价。
(译自作者个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