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思辨者,在未知中前进,迎接未来

2019年底的《脱口秀大会》中,有位选手说了这么一个观点,“每次会议结束的时候,领导总会问一句‘还有没有谁有不同的看法?’,然后没有一个人说话,因为大家都知道,谁说话,谁干活”。

当读到《麦肯锡结构化战略思维》(以下简称《战略思维》)这本书中“反对的责任”的时候,脑子里反应出来的就是这句“谁说话,谁干活”。不得不说“谁说话,谁干活”在企业里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对员工个人来讲:发表意见意味着要在收入没有增长的情况下做更多工作,还可能因“拖延会议时间”被埋怨;而对于公司来讲,公司要的是提出问题和解决办法的人,而不是单纯提出问题的人,这么看来,似乎真的是“不说话,早完活”。

但是读完《战略思维》,我重新思考了一下这种现象,不说大错特错,至少是企业或个人发展道路上的绊脚石,并且有极好的伪装性、蒙蔽性。

《战略思维》是周国元先生根据自己在麦肯锡咨询公司多年的实战咨询经验撰写的书籍,是一本理论与实践合一的宝典。这本书为我们分析了生活中两种思维模式的不同,并且可以帮助我们塑造更适用于工作和生活的思维模式,使得我们可以不再被未知、焦虑和困难阻碍前行的脚步。

一、勇敢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反对的责任,指的是在企业内部的交流中,要勇敢表达出自己不同的观点和意见,这不仅仅是员工的权利,更是作为集体一员的职责。

讨论本身就是一场交流中不同角度、不同思维的碰撞,基于有不同的声音来暴露问题以及参与者对“无限接近最优”解决方案的执着。

对个人而言,发表自己的看法是遇到问题时主动面对、积极思考的体现,而积极思考是锻炼、提升自己的绝佳机会和重要手段;对于企业而言,听到越多不同的声音,意味着对问题的考虑越全面,最终做出决策的失误率就会越低。当然,这也对个人和企业分别提出了要求,个人需要克服对“说错话”的恐惧,企业需要引入并倡导“鼓励每个参与者积极发言”的理念和文化。

二、专家们提炼过去,思辨者挑战未来

以上拙见中,我使用了“伪装性、蒙蔽性”形容“谁说话,谁干活”的思维,也是在通读《战略思维》之后有的感悟,理解来源于作者对两种不同思维方式的解释,专业思维和战略思维。

专业思维是“专家们”的思维方式,逻辑是 “自下而上”的:必须学全学透后才可发表看法,在具备专业知识的领域参与讨论,避免“忽悠”的嫌疑,这使用更多的是基于感性和直觉的快速思考系统;战略思维是“思辨者”的思维方式,逻辑是“自上而下”的:从所面对的问题本身上下手,通过明确问题、分析、假设、验证,获取解决方案,使用更多的是基于分析和理性的慢速思考系统。

面对熟悉的问题时,大脑会调用快速思考系统找出答案,大脑会告诉我们:“问题已解决,完活”,这会给人一种满足感和舒适感,自然也就不需要调动慢速思考系统了;而面对不熟悉的问题时,快速思考系统也会第一时间站出来告诉我们“这问题没见过,看别人处理,别发表意见”,然后我们做好“学习”的准备。

换言之,无论是熟悉或是不熟悉的领域,快速思考系统总会抢占先机,要么“调用”之前的处理方式,要么让我们认为“学习别人怎么处理”就是唯一的方法,进而自动屏蔽慢速思考系统的作用。“不说话,早完活”其实就是快速思考的结果,给人“问题已解决”的假象,这也是其“伪装性、蒙蔽性”的体现。

当然,思维模式没有优劣之分,理想的状态是在生活或工作中能相辅相成、相互结合。

我曾经参与过公司的两次品牌收购项目,第一次收购品牌,因为之前没有人处理过这种事情,所以我们在正式收购之前做了很多的准备工作,人、货、场、财各方面在交接时需要注意的关键点有哪些,分别由谁来对接,什么时间完成对接等等,同时还统一了一些敏感问题的对外口径,尽量确保信息一致性,提前半个月就开始准备了。而第二次做收购的时候,参照第一次的流程,一些表格、文件甚至可以直接拿来用,正式交接前只开了一次内部碰头会议便顺利完成了收购。

很明显,第一次收购项目中,我们用到的就是“战略思维”,处理的是陌生领域的事情,没有经验可借鉴;第二次项目中,用到的就是“专业思维”,快速高效地完成任务

三、必须不断学习、刻意练习才能养成战略思维

正是因为快速思考时刻处于冲锋状态,所以我们需要刻意学习、练习并应用战略思维,才能真正对生活和工作有所帮助。作者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为我们总结出了战略思维的实践模型:定义问题(明确到底要解决什么问题,并用清晰无异议的语言陈述出问题)——结构化分析(以数据为前提,从多维度对问题进行切分、剖析)——提出假设(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多角度、多个解决问题的假设方案)——验证假设(通过数据信息收集以及调研来验证之前的假设是否正确)——交付(形成最终可落地执行方案)。

这种思路不仅可以用在工作中,就连我们的日常生活,都可以借助此方法,比如对自己“财务”的管理,便可以使用这个模型。都说现在年轻人是“负二代”,但尝试使用合理的方法,是可以有条不紊地管理“财务”的。

①首先定义问题,管理财务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合理分配使用资金,确保现在及未3/4生活质量”。②下一 步需要对自己的日常消费做切分和剖析,比如日常消费可以分为“必须生活费”、“学习投资”、“享受型消费”、“存款”,生活费包括衣食住行等,学习投资包括听讲座、培训等,享受型消费可以包括非必须的包包、衣服,与朋友聚餐、游玩等,存款则可以分为银行存款、基金、保险等。③然后需要提出假设,对这些消费项限定.上下限(存款须有下限)。④接下来就是验证假设环节,根据自己以往的消费经验,核算、评估上限、下限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就需要上下调整。⑤最终确定,每个月发完工资后,便可以依据这个规划,有计划地进行消费。

当然,若是收入水平有所提升,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上下限、扩充消费项目等,进而使自己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又不至于盲目消费。


战略思维,是一种不安于现状、勇于挑战的终身学习的状态,更是- -种对天分的利用和对梦想的追求的体现!愿每个人主动而积极的人,都能成为一个思辨者,不惧未来,迎接未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什么是它们的本质呢?我认为,市场的本质是供需,商业的本质是竞争,投资的本质是前瞻。 基本的供需关系格局有以下6种。...
    刘晓_ccdf阅读 536评论 0 0
  • 今天感恩节哎,感谢一直在我身边的亲朋好友。感恩相遇!感恩不离不弃。 中午开了第一次的党会,身份的转变要...
    迷月闪星情阅读 10,627评论 0 11
  • 彩排完,天已黑
    刘凯书法阅读 4,348评论 1 3
  • 没事就多看看书,因为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没事就多出去旅游,别因为没钱而找借口,因为只要你省吃俭用,来...
    向阳之心阅读 4,855评论 3 11
  • 表情是什么,我认为表情就是表现出来的情绪。表情可以传达很多信息。高兴了当然就笑了,难过就哭了。两者是相互影响密不可...
    Persistenc_6aea阅读 126,638评论 2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