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发达国家,二手车的销量比新车要高很多,而我国二手车的销量还远低于新车,二手车市场潜力比较大,因此市面上出现越来越多的二手车行,越来越多的二手车APP,比如瓜子二手车、优信二手车等等。二手车市场正在逐步发展壮大,但市场监管措施相对还不够完善,所以二手车市场的水很深,消费者一不小心就可能买到问题车、麻烦车。假如考虑买一辆二手车,该怎么办呢?
首先要验手续,手续不全是买二手车的大忌。如果车辆手续不齐全,有可能是盗抢车或者走私车,过不了户也不敢上路。再看是不是抵押车辆,查看大绿本《机动车登记证书》是否有抵押字样。如果抵押给私人或担保公司,可能不会办理抵押登记,但通常会另外加装GPS定位,可以据此判断是否抵押。验手续一定要仔细核对发动机、车架号是否与所附的手续一致。如果条件允许,托熟人在车管或交警部门查一下车辆使用情况。
其次检查车身。翻新、整修是二手车行业公开的秘密。一般的小问题翻修一下不碍事,但问题在于事故车却是二手车中介最为喜欢的。因为事故车能够以极低的价格买入,经过整修、翻新,隐瞒事故痕迹和记录,然后以高价卖给购车新手。
维修过的车辆,总会留下一些蛛丝马迹,只要仔细检查就能看出来。比如打开车前盖,看看每个螺丝有没有拧动过的迹象、有没有出现位移的情况;看看车窗玻璃上的品牌、日期等标记是否和车辆出场时间有出入,从而判断车窗是否更换过;拆开封边胶条,看一看、摸一摸边框有没有凹凸或者其它维修的痕迹。
车辆的维修记录可以在4S店查询,但如果车主自行委托其它修理厂保养和维修,查询到很少4S店保养记录,这就需要多加注意。也可以通过这个车以往的保险和理赔记录来查询车辆维修情况。
大部分消费者会比较关心车辆行驶里程。但现在二手车调表是常见的事,甚至可以说几乎都会调,专业人员几分钟就可以把里程表随意修改到想要的里程数。一般有个芯片,拆下来以后改了再安装就可以了,根据车型不同,几十元到几百元就可以请师傅调好。
那如何判断车辆的实际行驶里程呢?可以从其它一些细节上观察。可以看轮胎,像一些使用了五年左右二手车,从轮胎的生产日期上,能大概判断车辆的行驶里程数。以轮胎上的“4213”编号为例,后两位13代表生产年份,42代表生产的星期数,也就是2013年第42个星期生产的,折合到月份,是在10月份左右。一般来说,每条轮胎的使用周期在7到10万公里左右。如果原车主已经将轮胎更换,消费者就要注意和里程数是否相符,了解轮胎具体更换情况。还可以看刹车盘的印有多深,刹车盘的痕迹越深,车辆的公里数越长。
在网上有很多相关的文章讲如何识别事故车、如何识别水泡车等等,谷歌或者百度一下即可,比如这篇《如何鉴别事故车》,这篇《这车千万别买!编辑教您如何识别泡水车》。
检查完车身,当然还要试驾。看看油门、刹车、仪表盘显示、中控、空调、车灯等按键是否正常,行驶过程中车辆有无异响。不过一些车行有时也会用各种添加剂,让发动机暂时动力强劲。所以如果不擅长识别,可以找个可信赖的维修工帮忙检查。或者干脆花点钱请个师傅帮忙,仔细检查底盘、各种液体、皮带、方向盘、电路系统、发动机冷却系统、制动和悬挂等等是否有缺陷或破损。现在的二手车APP平台,有的也会提供这些服务。
最后当然是签订合同环节。
一些二手车市场经营者所使用的合同不规范,签订方都为个人,二手车经营者或者中介公司都在合同中不予体现,以此来逃避经营者主体责任。有的甚至虚构车源骗取定金,交过定金签好合同后,中介却抛出各种限制,甚至人为设置障碍,造成车辆不能顺利过户,然后以消费者单方违约为由吃掉定金。套路包括:车辆上牌受限、按揭贷款受阻等等。如果是分期付款,一些担保公司会列出名目繁多的项目,重复收费,比如需支付按揭手续费、担保费、保证金、评估费、风险费、垫资费、GPS费、金融服务费等等。有的担保公司甚至比较霸道,如果借款人有一次逾期或不良记录,担保公司便通过装在车上的GPS找到车辆,直接把车开走,要借款人还清剩余贷款才归还车辆。当借款人结清剩余款后,担保公司又会要求支付违约金、拖车费、保管费等各种费用。
所以签订合同前,一定要仔细阅读各项条款,有异议或者需要添加条款内容,签字前提出来让商家修改。钱在自己手上都还好说,款付出去,就少了商议的筹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