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自从发明文字并建全国家体制以后,历朝历代的替换风起云涌,更迭交替。几千年文明史中我们知道有无数的统治者,而每个朝代的创建者们都会让文人们,编撰属于自己的传奇履历。
诸如三千六百多年前,商汤在鸣条大败夏桀,这位的母亲曾吞下天命玄鸟之卵,与他至高无上的身份相匹配。而与商汤相提并论的周文王,同样也有一个背负着传奇出身的始祖后稷,证明他享有无限的权力与无上的尊荣是名之所归的。
用我们现在的话说,这种拼了命地把自己套在光环中的领袖们,往往都是每个朝代创始人洗白自己最好的招术。对于汉高祖刘邦的出身,史书的记载不免充满很浓的神话色彩。
司马迀在《史记.高祖本纪》中这样记载: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今江苏徐州市丰县)人,姓刘氏,字季。父曰太公,母曰刘媪。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
商汤、周文王因与我们相去甚远,只知他们二人都是诸侯出身,属于中产阶级以上的成份,和唐朝李渊一样,都属于官二代出身,既使这样的高等出身也需修饰一下,赋于点神秘的从天而降的色彩,更加的高大上了。
而刘邦的出身也被史学家们大有深意地称之为,其母跟蛟龙行周公之礼怀孕,伟大的汉高祖诞生了。这种说法被后人猜测为其母红杏出墙与外私通所生。
两种说法,一个天上,一个地上,而后一种说法如若在汉高祖统治时流行,肯定会以毁谤造谣之名,处于重刑。人们的猜测并非毫无道理可言。
刘邦也确实不像是刘家的人,他的两个哥哥为养家糊口,终日辛劳,而刘邦自幼顽劣,经常逃学,长大后更是游手好闲,父亲打骂无用,只好使点银子,让他当上了沛县泗水亭的亭长。
这位管理了七八百户的街道办事处主任,利用职务之便,跟几个手下在街上厮混,并且与开酒馆的王氏、武氏有暧昧关系。刘邦到了三四十岁,既未成家,也未立业,终日流连酒色,在亭长职位上还假公济私。这个“问题中年”肯定把刘太公弄得面目无光,是谁又会想到这样一个不务正业的人,竟会开创一个王朝,写就一段传奇呢?而这样的市井之徒,在正式的历史文献中出现的时候,被冠之于蛟龙的后代。
而所有不雅的质疑,只是人们坊间的流传罢了,这些敢于提出怀疑的人,从未上过正史,对于帝王的严厉批判,你只能被禁,正如司马迁的《孝武本纪》,他毫不客气地描写了景帝的优柔寡断和残忍冷酷。
对于迫害自己的汉武帝,司马迁的笔下更是毫不留情,所以被刘汉王朝所查禁就是这本书的宿命。即使有一些人和史学家都知道事实,都知道自己的领导不可能是吃了神鸟蛋而怀孕,梦见红日入怀而怀孕,但是你必须还要这么写。
可悲的一些人,他们竟然完全相信,如果有人敢提出质疑,立马把你骂的狗血淋头,对帝王人家自己的编撰,相信也罢,提出怀疑也罢,终归都要过去的,曹雪芹在《红楼梦》里《好了歌》概括得真好!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人类文明与已有40亿年的地球史相比,还不足地球史的干分之一,而我们每个人只是其中的一颗微不足道的沙砾,被冠以魔幻履历的帝王将相们与平凡的我们相比,只不过在短短的瞬间更加亮一点,但是这个亮点折射到整个人类长河时,转眼即逝,随风飘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