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来访者中,有个高一休学的女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个女孩最大的困惑是:不能适应高中的住校生活。在刚开学的那段时间,女孩几乎每天晚上都要给妈妈打无数个电话,一边哭泣,一边表达自己的种种不适应…后来,女孩在校期间的状态越来越差,于是不得不选择了暂时休学。
在心理学的范畴中,有种现象叫“分离焦虑”。所谓分离焦虑,本是指儿童因与亲人分离而产生的紧张、不安或退缩的情绪反应,一般发生在六岁以下的儿童身上。但是,在缺少心理准备、独立性发展较弱的青少年身上也会产生“分离焦虑”的现象,而且分离过程中,离别的双方(孩子和父母)都会感受到这种“分离焦虑”。
在高中时期,可能有很多孩子因各种原因,不得不选择住校。如果在高中之前,孩子一直都是走读状态,或者孩子跟父母之间从来没有分离的经历,那么第一次住校的过程,就会容易引发孩子的分离焦虑,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
这个时候,父母要做的是:
1.接纳孩子的情绪,同理孩子的感受。先从情绪的角度,尽可能地共情到孩子,从而逐渐把焦虑所带来的影响控制在一个可控的范围内。
2.觉察自己的内心,调整自己的状态。面对分离,很多父母(特别是妈妈)可能比孩子更焦虑,这种情况下,父母需要先调整自己的身心状态。独立自主,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品质。在高中时期,也是培养孩子独立性的重要时机,这时所遇到的种种“不适应”,也恰恰都是孩子成长的契机。
父母在这个阶段要扮演的角色应该是“军师和导师”的角色,而不应该是“保姆和护士”的角色。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在精神上,如果父母对孩子包办太多,如果孩子接受了,可能就会加强孩子的依恋心态。如果孩子不接受,可能就会成为孩子的包袱。这也是我们常说的:“包办太多,是孩子成长历程中最大的阻碍”。
身为父母的我们,可以在自身的工作方面和自身的个人发展方面多付出一些精力,这样既可以给孩子做人生的榜样,也可以使孩子免于被父母之爱包裹得太紧而透不过气来。切记:我们不仅要给孩子爱,更要给孩子成长的空间。
3.对孩子的种种“不适应”要做客观分析,不做主观评判。很多时候,当孩子面临新的环境感到不适应时,他们心理的恐惧会把“面临的困难”和“面临的问题”放大。如果孩子在学校里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同伴倾诉,可能会在周末回家时跟父母诉说,还可能在说的过程中会有很重的负面情绪,并把问题也说得很严重。
这时,就需要父母先接纳、同理孩子的情绪,待孩子情绪慢慢缓和下来之后,再向孩子详细了解问题的真相和产生的原因,然后再跟孩子一起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案,最后让孩子在所探讨出来的方案中,自己决定选择哪种解决方案,从而逐渐培养孩子在高中时期的自主性和自信心。
4.鼓励孩子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同伴关系是高中生最重要的人际关系(重要他人),新环境中的新同伴、新朋友,能使孩子很快拥有心理上的“归属感”和“安全感”,他们之间的健康友谊,可以帮助孩子很好地克服分离焦虑,从而能够尽快适应高中生活,并且在面临困境与挑战时,能够获得安慰与支持。
6.保持豁达的心态,尊重关系的边界。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出现些波折、出点儿问题或差错,甚至受点委屈、吃点苦头,都是正常的,因为生活本身就不会只有顺利和坦途。所以,家长朋友们不妨常用豁达的心态去陪伴孩子、尊重孩子、引导孩子。
点滴解读孩子心理,
支持孩子成就梦想!
晶智馥宁~润心分享。
(注:文中来访者的私人信息已做处理,请勿对号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