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素材:《猫叔牛人求学课(基础班)分享》
题目:成年人的学习方法
数字:781
我目前的工作,在一家家教平台做助教老师。每次跟家长沟通孩子学习的事情,都会聊到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学习方法都有所差别。
比如小升初,初中的学业加重,老师的上课方式也不会像小学课堂那样,慢讲细嚼地授课,孩子就需要调整学习方法;再比如,初中升高中阶段,孩子又得调整学习进度;而高中上大学,可能完全需要靠孩子的自觉性。
昨晚听完猫叔的分享,我忽然领悟到,对于我们踏出社会的成年人来说,在“学习”这一件事上,我们同样也应该做出调整。
一、利用一切碎片时间来学习
大多数人踏出社会,就不可能像在学校里边那般,有大块的时间去学习。所以我们养成碎片化学习的习惯。
我身边有几个朋友,每天花十五分钟,半小时学习英语,一年下来,也累积了不少的单词量;另一个朋友,利用上下班坐地铁的时间,基本每周看完一本书。
对于我来说,要养成碎片化学习的习惯是:在公司放一两本书,利用早到公司,午休等时间,每天至少看十页;利用上下班路程听书,或者其他的音频学习,学习的新知识点,记录在备忘录时里。
二、不只是跟书学,还要跟牛人学
古话说得好,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在这个高节奏,秒变化的时代,我们不能像在学校一样,闷头苦读,而是应该走出去,请教专业的牛人,可能你与他们交流一小时的收获,比你自己闷头苦读一个月要强得多。
2019年,我也一直在践行这个方法:每个月至少约见一位牛人,或是社群的老铁,或是在行的专家。
三、找到学习的价值和意义
有一些人觉得,出来社会工作,就不需要再学习了;还有些人,学习到一半就无法坚持了。但是我们如果能找到学习的真正意义,那就完全不同。
比如我每天分享故事,是希望能写出妈妈的精彩的人生故事。每次我想放弃时,回想我做这事的意义,就坚持下来了。
所以我们成年人学习一件事情,不妨赋予你的学习一个价值或者意义,你会更有动力坚持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