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我分享过彼得圣吉的一句话,教会人们一种思维方式,应当给他工具,通过工具的使用来训练思维方式。
秒搜主要作用于信息资料的电子化管理,而秒搬主要作用于实物的使用管理。
一、DKU271心法
delete删、keep留、use用!DKU删留用。271就是20%删除、70%保留、10%使用。
不对的地方,放不对的东西,做不对的事,工作和生活的混乱就此产生。
想要摆脱这种状态,首先你要在心理上重建跟物品的关系。关于这一点,山下英子的“断舍离”理论我比较认可,她提出的核心思想是让我们彻底地筛选物品,把东西减到极致,只留下当下要用的,目标是把物品减到不用做任何的整理收纳!当你使用的都是自己精挑细选出来的,那种幸福感会让你的人生状态更加积极光明。
(一)所谓D,delete 删:就是做减法,不管是出口还是入口,不管是丢弃已有的物品,还是剁手新的物品,我们都要对自己“渴望拥有”的欲望要加以控制,要在原来的基础上做减法。
在delete 删的时候,首先要做到的是“丢弃已有物品”!丢弃、送人、捐赠是主要形式。
(二)所谓keep 留,就是K,留下来的物品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因为富含感情和回忆,暂时不想丢的东西;另一类是暂时用不上,但以后接下来可能会用到的物品。
1、如果你家有仓库,那非常好,如果没有,那么也要在家里开辟出几个特定的地方专门来放这样不常用的东西。
2、要用各种型号的箱子来归置物品。
3、按照易效能“近细远粗”的法则,不常用的东西要用大的箱子来装,最好是透明箱子并按照大类保存,然后在箱子外面贴上标签,写上物品的类型名称。
(三)最后,我们来讲讲use,也就是用:就是如何科学管理使用频率很高的物品了,很多时候家里或者办公室很乱都是因为常用物品没有管理好,随手放、随便扔的习惯既显得个人素质不高,也容易丢失物品。
粗放式地管理不常用的物品,我们要精细化管理常用的物品。因此,常用心爱之物首先要做固定位置摆放,用完后及时归位,同类常用物品用更小的容器来管理:用小箱子、分类袋、包中包、袋中袋来收纳,然后贴上标签,甚至编码,然后建立电子化的目录来索引,这样就可以做到精细化管理。
二、建立你的实物“目录”系统
我们用NHG来精细化管理常用物品:有名N、有家H、有导航G!
(一)有名N,是要给物品本身或者其合集起名字,例如:D电池、Y药箱、K卡包、G工具箱、S数码配件等等。这些种类名称前面的字母,是中文名称第一个字的拼音首字母,写上它是方便之后在建立目录时排序使用,也显得非常整齐、美观。
(二)有家H,世界上人数众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安身之所,因此要固定每一个常用物品的摆放位置,一旦固定好,轻易就不能改变,物品用完后还要及时归位,就算是消耗品,用完买来新补充的也要放在原来的位置。
(三)有导航,如果你的朋友想找到你,他就用你的电话地址就可以找到你。因此我们管理常用的物品,大家就要建立起我们创造性提出的“实物目录检索”系统!
第一步,把你的家或者办公室进行区域分块!
根据使用功能的不同,把家里的空间分块取代号,例如:客厅是A区、厨房是B区、主卧室是C区、儿童房是D区、书房是E区、库房是F区等等。
第二步,确定每一类常用物品的箱子和柜子的位置,甚至可以精细到每一个常用物品的固定摆放!
第三步,开始编写实物目录!目录的内容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即“区域代号+物品名称”。
1、A代表门厅到客厅这片区域
2、B代表厨房
厨房有三大类物品,即餐具、烹调器具、食材,分别用B1、B2、B3代表分类与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