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阿兰·德波顿《身份的焦虑》
新世相曾发布的文章:“1988年出生的人现在账户上有多少钱?”,调查的多是北上广深的青年,大多名下一套房产以上,收入尚可,把自己几年后要到来的30岁放进参照系,不知道多少人要开始焦虑了;常常在手机看见这样的文章“你的同学都已年薪百万,你还在为早起而挣扎”;“90后已经进入了中年危机”……
这是个信息无孔不入、媒体时刻喧嚣的时代,我们接收了太多外在信息干扰。如果没有坚定的认知体系或对一些信息筛选过滤的能力,内心小宇宙估计分分秒秒都在调转方向。
刚毕业那会,迷茫、焦虑、拉扯,恰好读到阿兰·德波顿的《身份的焦虑》这本书。读完十分畅快。现在回顾翻阅,还是觉得很棒。一点点焦虑别紧张,人生哪个阶段都有自己该操心的事,让它们来,按照自己的节奏走,别让焦虑打败自己。
《身份的焦虑》这本书,整体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讲的是,我们为什么会感到焦虑;第二部分则是该如何缓解焦虑。分块清晰简单。看完清晰看见自己所处的整个大环境、我们焦虑的源头。知道自己为何焦虑后,那种舒坦的感受,似乎焦虑已经缓解了一半。
社会的残酷体现在哪里?
给了一些人与他们能力不相匹配的欲望
“我们的很多欲望总是与自己真正的需求毫无关系。过多的关注他人(那些在我们的葬礼上不会露面的人)对我们的看法,使我们把自己短暂的一生之中最美好的时光破坏殆尽。”
“他人对我们的关注之所以如此重要,主要原因便在于人类对自身价值的判断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不确定性——我们对自己的认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人对我们的看法。”
除了个别坚定清醒的人,很多人都容易受他人、外在环境影响。将他人和自身对比,大概是最容易焦虑的事了。记得有次听李欣频的讲座,她提到说:自然界的花儿从不和其他的花儿比,谁比谁先绽放,或者谁长得更高,花朵开得更大,这些哪有可比的意义。它们都按自己的节奏,自然生长,绽放。
《无声告白》这本书扉页写着:“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如果能做到如此,对很多纷扰的身外事会淡然很多。
人生的幸福有千百种模样,如果你一定要从某个维度去对比的话,永远也不会有尽头。
大众传媒的迅猛发展
使得人们对自身的期望变得更高了
先前大概没有一个时代像现在这样,资讯如此发达。我们每天都会被各种各样的观点、事件覆盖,而丰富和纷乱是两码事,需要我们内心有标尺。书里谈到“我们所期待的远超过我们祖先的想象,但我们付出的代价是永远都挥之不去的焦虑——我们永远都不能安于现状,永远都有尚未企及的梦想。”
如今广告、商家与自媒体结盟,鼓励人们过分地关注名人生活情况,过分地关注流行趋势的变化,以及过分地关注对一些新产品的拥有……它们隐藏在爱自己、活在当下的驱壳之下,不小心让我们为之打转。其实我们是该清醒一些的,物质生活上,一切够用就好。
在本书的前半部分内容中,他从我们对身份的渴求,谈到多数人势力的倾向,从媒体给我们的渲染中,我们对自身过度的期望,又谈到了随着历史演进,我们如今世界上的精英崇拜。将眼界放到整个历史进程中看当代的问题,更大的格局能让我们更好去理解很多事。木心先生说:“我们得先有历史观、世界观,才会有人生观。”
当知道了这个消费的社会最大认可一个人的标准就是财富,这带来了一种释然。因为这只不过是社会随着历史演进、发展而制定的一个游戏规则,当你想获得游戏中的一些奖励,你可以选择按这个游戏规则去努力,但是换一种思路,你可以完全活在这个游戏制度之外,不用过分追求财富来衡量自己的人生的意义与成功。
当然除了内心额外份额的渴求,现实生活遇到的问题,却是多数人难以绕开的焦虑。“如果做一个普通人就意味着过一种连一般的尊严和舒适的需求都无法满足的生活,那么对上层身份的欲望就会变得异常强烈”。现在一些人常常提到中产,包括我们为什么那么汲汲去追求财富、地位与身份。这或许,才是根本的原因。
“哲学”、“艺术”、“宗教”、“政治”……它们如何缓能一定程度缓解我们的焦虑,在书的后半部分。书中每个篇章的话题,都深及生活,也契合当下的大环境。难以一篇而尽,也写得零星散乱,推荐你亲自阅读这本好书。
纷乱的世界,祝你我都有个尚且清醒的头脑。在自己的人生路上、自己的时区笃定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