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高是我们都很熟悉的权臣,他指鹿为马,独揽大权。后来更是逼死了秦二世胡亥,拥立子婴为秦王。后来被子婴诛杀,夷灭了三族。但是赵高这样的权臣在秦国却并非首例,他还有着跟他“生涯”很相似的“前辈”!
在春秋早期,离平王东迁只过去了几十年。秦穆公的爷爷秦宪公去世了,秦宪公的大儿子就是秦武公。
本来秦武公应该顺利继位,但是此时的秦国出现了两个权臣。一个叫弗忌,一个叫三父。弗忌的官职是大庶长,在当时相当于秦国的丞相。三父的官职叫威垒,相当于司空,主管军事。这一文一武也是掌握了极大的权利。
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弗忌和三父不想让秦武公继位。虽然这个原因在史书上没有详细的记载,但是几乎可以猜到是出于某种利益考量,比如方便他们掌握大权,可能是秦武公年纪比较大,在他们眼里不好控制。
弗忌和三父拥立了秦武公最小的弟弟,后世称其为秦出子。秦出子的遭遇就和那个被梁冀毒杀的汉质帝很像,可能说了什么“此跋扈将军”的话,要么就是做出了夺权的行为。秦出子六年,弗忌和三父终于不能容忍秦出子的挑衅,派出杀手暗杀了秦出子。
秦武公在弟弟被杀后再次当上了国君继承人,这次弗忌和三父也就只好拥立了秦武公。秦武公可是已经被废过一次的人,他会要么不出手,要么一击毙命。
秦武公刚刚继位的时候,恰逢西戎又来进犯。他趁着这个机会掌握了兵权,率军讨伐西戎的彭戏氏,直到华山脚下。此后,秦武公开始了积蓄力量,培植心腹。准备给弗忌、三父致命一击。
秦武公三年,他终于等到了时机,秦武公以三父等人暗杀秦出子为由,出兵将三父等人诛杀,并夷灭他们的三族。秦国早期的权臣乱政,历时9年,终于结束了。
其实赵高做的和弗忌、三父很类似。都是发动政变让先王的小儿子继位,然后又害死这个自己拥立了君主。结果被下一任君主所杀。就连夷灭三族的下场都是一样的。而赵高聪明的一点是他把扶苏给害死了,而秦武公却没有被害死。不过就算秦武公也被害的话,他的儿子也会像子婴一样,杀了弗忌和三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