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总拿孩子开玩笑的成年人,真让人讨厌
周天,我们夫妻带孩子公园晒太阳回来,在家边上一老乡的茶叶点里歇脚,顺道喝两杯茶。
刚坐一会,一个店里的常客进来。他许是第一次见到我们家老二。
看了会,就对我家先生说:老二像你。
先生笑答,是,大家都这么说,哥哥像妈妈。
那人又转向大宝说:哎呀,你长得不像你爸,以后你爸就爱弟弟,不爱你了。
本来在听故事的大宝听完,有点懵地看着他,然后又看看我和他爸爸,脸上有疑惑,像在问,真的吗?
我忙对大宝说:哎呀,这叔叔太不会说话了,他就只会拿小孩来开玩笑。他找不到话题和你聊,就只好用这种方式。
先生也转向大宝说,哈,爸爸会一直爱你的。
大宝这才笑了下继续听他的故事。
记得好多年以前,我家侄儿大概五六岁的时候,有次,家里一些叔伯茶余饭后在院子里聊天。一个堂哥过来,侄儿有礼貌地叫了声,大伯。
没想这大伯捏捏侄儿的脸蛋说:叫我什么,叫公公。
侄儿一脸疑惑地叫:公公。
然后一群人狂笑,侄儿依然一脸懵地看着大家,他一定在想,我这样很好笑吗?
经常被这样开玩笑的侄儿,此后变得不太爱叫人了。也许,他害怕叫错,他害怕被大家笑。
如果那个时候,我能懂些儿童心理学,也许,侄儿依然会是个懂礼貌的孩子。
成年人以为那是好玩的玩笑,可对于儿童,他们却认真地对待了。那些总把捉弄孩子的成年人,也许他的童年也是这样被玩坏的。也真心让人觉得可恶。
可我们的身边却屡见不鲜。比如那些对有弟弟妹妹的孩子说:哎呀,你妈妈生了弟弟(或妹妹)就不陪你啦,不爱你了。
孩子的世界,是单纯的,他们不像我们成年人那样,会拐弯抹角。
孩子说爱就是爱,说不爱,他就是因为有情绪不爱。他们不像我们成年人那样,善于伪装。
记得每次我和孩子闹变扭的时候,儿子总会说:呜呜,我不要妈妈了。
那个当下,因为他是受伤的,不被理解的,所以,他会那样表达。
他不像我们有些成年人,明明很不接纳一个人,却因为种种原因,表面维持着友好。明明没有那么喜欢,却要表现得亲密无间。
孩子的世界,就该有童贞,不掩饰。
我想我应该问问大宝,下次如果还有人对你说:你的爸爸妈妈更爱弟弟了,不爱你了。你可以怎么做?
很多时候我们无法阻止别人怎么做,无法改变别人,唯有教会自己的孩子如何去应对。
因为,我们的身边总会有那样的一些人,他们是在弥补自己的童年罢了,他们内在的那个孩子,也许就曾经受过这样的伤。
就像《悲伤逆流成河》里的小米那样,在受尽了校园欺凌的她换了一个环境,她开始变成了欺凌别人的主角,她的可悲,也许没有人会知道,她就是在欺凌别人的时候给自己找寻一点点的自尊,同时也是在发泄她受到的凌辱。
呵护孩子的心灵,才是父母最应该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