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活富足不等于感觉幸福。
2,从加法时代来到减法时代。物质带来的新鲜感和兴奋感往往是短暂而浮躁的,只有持久的、发自内心 的感触和体验才是幸福感的源泉,只有学会对物品进行舍弃和精简,追求内心体验过于物品添加,才能 让人感到安宁和喜乐。
3,尝试工作与生活泾渭分明的双城生活。
4,降低满足“阈值”,只选择自己需要的东西。
5,“新幸福”(摆脱金钱、时间、场所等外物的束缚,让我们重新拥有自由)的十个条件:
a,享受工作:工作是否开心,是否觉得有挑战性和成就感,能不能让你学到东西,不断成长、进步,并 能为之感到满足。
b,有关系亲密的朋友和家人。
c,拥有稳定的经济来源。
d,身心健康。
e,拥有富于刺激性的兴趣和生活方式。如果没有一两个让自己充分享受的兴趣,就无法拥有纯粹而不带 功利色彩的社交圈。
f,拥有一定的时间自由。
g,选择适合自己的居住环境。
h,具备有效的思维习惯。总是推卸责任充当受害者的人,经常处于消极状态的人,习惯性寻找借口的人 ,被固有常识局限并难以突破的人,都很难邂逅幸福。
i,能够放眼未来。幸福指数下降的第一原因,就在于人们看不到自己的未来,继而心神不安。
j,感觉自己正在向目标迈进。循序渐进而又充满目标感的生活是踏实的,最幸福的感觉是永远在路上。
6,如何获得新时代的幸福
a,从“厉行节约”到“主动选择简朴”
将时间与金钱投入到积累人生体验和感受上,而不是消耗在对物质的追求里,就会收获精神层面的富足 。
b,从“拥有金钱”变成“拥有时间”
c,与其追逐地位的提升,不如追求自由
只要你的工作能够令你充满成就感,并且可以让你在自己的专业上不断成长,那就是正确的选择。
d,与其在一流企业就职,不如从事自由职业
想要获得幸福,就要贴近工作的本质,从专注于工作本身的投入感和成就感中去寻找满足与自由。
e,与其一味推销自己,不如提供帮助
当自己能够为他人提供帮助时,就意味着你已经成功了一半。
f,做不依赖任何平台、靠实力说话的人
最后能够持续发光发热的人,一定是那些不依赖于任何平台,靠实力说话的人。
g,以愉悦的心态面对辛苦
辛苦的感觉来自“被迫而为”,而愉悦则来自于“主动想做”。
h,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
i,小众市场更具消费力
j,比起短视的加薪,更应重视个人品牌的积累
在这个缺乏持续性的年代,唯一能够保证持续发展就是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以及打造自己的个人品牌 ,促进个人口碑的提升。
k,在咖啡馆、公园、健身房等场所办公
l,借助生活方式这个共同语言拓展自己的世界
m,比起短暂的大幸福,长久且可持续性的“小确幸”更令人感动
真正的幸福,来自于自己的体验,它是由寻常度日间一点一滴不经意的喜悦感堆积而来。
n,在方便快捷的时代,刻意追求一些“不便”
“不便”如果是被迫的,就会非常痛苦,而如果是主动选择,就可能乐趣多多,利于形成新的刺激,让 满足感的阈值下降。
o,比起金钱,更重要的是精神层面的充实感
p,提高工作效率,改变“重量不重质”的习惯
高效工作能够带来成就感,而持续的成就感能够造就一个高满意度的生活状态。
q,从“以他人为中心”转变为“以自己为中心”
r,改变每天既定的生活模式,享受变化
7,幸福总是站在正向选择的那一边,少一点物质占有,多一些精神体验,你就能够拥抱新时代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