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字数:1937字,阅读完大约需要6分半)
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们,大家好,我是王同学。
01| 什么是CPI
CPI是一定时期,采集范围内的,城乡居民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和服务项目的价格,相对于上一个时期的比值。[1]
重点有以下:
1.CPI是有一个采集范围的,统计局有专门的采价员,对八个大类,268个小类[2]的对象跟踪采集,优先选大家都用得到的,销量大的;
2.包括城市和乡村两部分;
3.包括生活消费品和服务,所以投资性产品不包含在内,比如股票,房产;
4.CPI是一个指数,指数是没有单位的,它只是针对上一个周期的比值;
02| CPI的计算与统计
和GDP一样,CPI也是一个将感性感受转化为理性数据的一种思维方式。
我们举一个例子,比如说2021年1月1日,王同学购买了五件衣服,每件100元,一共花了500元。2022年1月1日,王同学在同样的地方买了同样的五件衣服,每件110元,总共花了550元。
简单计算,CPI=550/500*100%=110%,相比去年,同比增长10%。
实际的统计当中不会这么简单,因为涉及到太多的品类和项目。大量的采价员会到全国几百个城市,8.8万个网点进行抽样采集,目前已经包括线上渠道。具体来说有八个大类,268个小类,需要去分别采集零售价格。此外,每个类别都要有一个权数来表示它的重要性,这个权数是采价员跟踪了大量的中国家庭的消费情况,根据消费权重来确定的权数。
03| CPI的基年与权数
CPI是一年一小调,五年一大调。上一次就是2020年调了基期,2020年作为未来五年的基础年。8个大类分别是衣着,食品,居住,交通通信,娱乐教育,医疗保健,日用品,家庭设备及维修。
目前我们能在市面上看到每个大类的权数,甚至是下面二级分类的权数,都是各家券商和研究机构根据结果推测出来的。统计局从来没有发布过精准的权数,为什么不发呢?这个王同学也不知道。
说几点我同学了解的情况。
衣食住行四个项目占了2/3,剩下的四个项目占1/3。其中食品这一项就占了接近1/3的份额。
之前有一种说法--中国的CPI就是猪肉CPI,只要控制好了猪肉价格,通货膨胀就不会严重。根据各家券商和智库的研究结果,目前食品在CPI当中的权数应该不会超过30%,而猪肉的占比应该也就是食品的10%,所以猪肉占整个CPI权数的3%左右,占比是比较高。但是猪肉和CPI正相关的主要原因可能是,食品分类里面,其他的价格都被管的比较严格,才导致CPI跟随猪周期上下波动。但是人们的实际生活影响即使没有那么大,猪肉上涨,消费者会减少吃猪肉,去吃鸡肉或者鱼肉。但是在CPI的计算当中,CPI已经是既定的一项,将价格乘上权数计算进去,所以CPI飙了老高。
另外,居住这一项指的是房租而不是房价,买房在GDP当中属于投资,CPI不反映房价。
04| 核心CPI
为了把CPI当中那些受季节因素影响较大的产品排除在外,比如说燃料,食品,美国经济学家又专门发明了一个概念--核心CPI。
我说一下它诞生的背景,大家就知道这个指标被创造的目的是什么了。第一次石油危机的时候,由于能源和食品价格上涨,美国通胀爆表,市场恐慌情绪比较严重。很多经济学家认为这种现象是由供给端导致的,不是由于需求端导致的,所以就把能源和食品排除在外,修正之后的数字就非常漂亮了,很快就平复了市场的恐慌情绪。
实际来讲,我们探讨CPI的主要目的就是看我们口袋里的钱是不是变毛了,而此时价格的上涨是由于所需求的产品突然变少导致的,这和通货就没有什么关系了。通货膨胀主要是想看一下钱有没有变多。从这个角度看,只要这个因素可以被快速修复,剔除似乎也没有问题。
但是,当有某一个因素让CPI快速上涨的时候,赶紧把这个因素剔除出去,有某一个产品价格暴跌,导致CPI下降,这个时候统计机构就假装不知道这件事情,这个就。。。我认为统计局没有站在导致CPI增长和降低两种因素的中间,而是拉偏架,总想让这个数据尽可能小。
从1978年起,美国劳工统计局开始公布从CPI和PPI中剔除食品和能源之后的上涨率。最近大家应该也听说美国那边的CPI爆表,我还特意查了一下,现在公布的CPI不是核心CPI,还是包括了食品和能源价格的原始数据,大家可以看下面这张图。
之前查到的资料都说,中国目前没有明确的核心CPI指数,但是我查了一下统计局的网站,还是有的,如下图。
除了这两个指标,通胀还会涉及到PCE和GDP平减指数,我们下篇再说。
未完。
祝勇猛精进,心想事成。
王同学
2022.5.13
[1] 再次说明,我的文章中的定义,不是官方或者是教科书上的定义,是王同学自己阅读理解之后给的定义。读者不一定要接受。
[2] 之前是262个,2020年做了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