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壁画:满壁风动,天衣飞扬。中国古代殿宇、寺庙、石窟和墓室之中的壁画是珍贵的历史遗存,是用画笔记录的历史,是诸多社会现象的形象记录;壁画是集大成、多学科的综合艺术,它的浑厚博大是无可比拟的。 壁画素有——“墙上博物馆”的美誉。 壁画存在的方式是极为脆弱的,自然的、人为的因素都在加速着它们的消损,所以专家称它为:行将消失的国宝。中国历代壁画的遗存,跨度时间长,分布地域广泛,数量众多且内容丰富。在搜集整理和临摹中,选择其有代表性的典型,旨在把各个时期连接起来,从中可以观瞻其发展的途径和演变的规律。
在佛教初传不久的魏晋南北朝时,曾经把壁画中的飞仙亦称为飞天,飞天、飞仙不分。后也随着佛教在中国的深入发展,佛教的飞天、飞仙在艺术形象上互相融合。指的敦煌飞天就是画在敦煌石窟中的飞神,后来成为中国敦煌壁画艺术的一个专用名词。
象征和发展
在中国的飞天多画在墓室壁画中,象征着墓室主人的灵魂能羽化升天。墓葬中和羽人一起出现的还有各类神仙。战国甚至更早期墓葬中就有升仙场景,东汉以后随着神仙思想和早期道教的传播更为流行。佛教传入中国后,与中国的道教交流融合。在佛教初传不久的魏晋南北朝时,曾经把壁画中的飞仙亦称为飞天,是飞天、飞仙不分。后业随着佛教在中国的深入发展,佛教的飞天、道教的飞仙在艺术形象上互相融合。敦煌飞天指的就是画在敦煌石窟中的飞神,后来成为中国独有的敦煌壁画艺术的一个专用名词。
艺术形象
敦煌飞天从艺术形象上说,它不是一种文化的艺术形象,而是多种文化的复合体。飞天的故乡虽在印度,但敦煌飞天却是印度文化、西域文化、中原文化共同孕育成的。它是佛教天人和道教羽人、西域飞天和中原飞天长期交流后融合为一,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飞天。它是不长翅膀不生羽毛、没有圆光、借助云而不依靠云,主要凭借飘逸的衣裙、飞舞的彩带而凌空翱翔的飞天。敦煌飞天可以说是中国艺术家最天才的创作,是世界美术史上的一个奇迹。
时代特点
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在洞窟创建同时出现,从十六国开始,历经十个朝代,历时千余年,直到元代末期,随着敦煌石窟的建成而消逝。在这千余年的历史长河中,由于朝代的更替,政权的转移,经济的发展繁荣,中西文化的频繁交流等历史情况的变化,飞天的艺术形象,姿态和意境,风格和情趣,都在不断地变化,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艺术家,为我们留下了不同风格特点的飞天。一千余年间的敦煌飞天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演变发展的历史。其演变史同整个敦煌艺术发展史大体一致,分为四个阶段。
兴起时期
从十六国北凉到北魏,大约170余年,此时期的敦煌飞天深受印度和西域飞天的影响,大体上是西域式飞天。但这一时期两个朝代的飞天特点也略有不同。莫高窟北凉时的飞天多画在窟顶平棋岔角,窟顶藻井装饰中,佛龛上沿和本生故事画主体人的头上。其造型和艺术特点是:头有圆光、脸型椭圆,直鼻大眼,大嘴大耳、耳饰环孬,头束圆髻,或戴或蔓,或戴印度五珠宝冠,身材粗短,上体半裸,腰缠长裙,肩披大巾,由于晕染技法变色,成为白鼻梁、白眼珠,与西域龟兹等石窟中的飞天,在造型、面容、姿态、色彩、绘画技艺上都十分相似。
最具有北魏风格的飞天,是画在第254窟北壁的《尸毗王本生》故事画上方的两身飞天和第260窟北壁后部说法图上方的两身飞天。这四身飞天的突出特点是:头有圆光,戴印度式五珠宝冠,脸型修长,因变色原因,成为白鼻梁,白眼圈,为小字脸。上体半裸,腿部修长,成大开口“U”字形。衣裙飘曳,巾带飞舞,横空而飞,四周天花飞落。虽然飞天的肉体与飘带已变色,但衣裙飘带的晕染和线条十分清晰,飞天的飞势动态有力,姿势自如优美。
敦煌壁画,特指中国敦煌石窟内壁的绘画艺术作品,属于世界文化遗产。敦煌壁画总面积5万多平方米,包括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安西榆林窟等522个石窟历代壁画,规模巨大,技艺精湛,内容丰富,题材广泛。
敦煌壁画描绘了神的形象、神的活动、神与神的关系、神与人的关系,寄托良愿,安抚心灵。敦煌壁画具有与世俗绘画不同的审美特征和艺术风格,源于生活,美赏生活;源于艺术,集成艺术;源于世界,分享世界。
造型特色
敦煌壁画中有神灵形象(佛、菩萨等)和俗人形象(供作人和故事画中的人物)之分。这两类形象都来源于现实生活,但又各具不同性质。从造型上说.俗人形象富于生活气息,时代特点也表现得更鲜明;而神灵形象则变化较少,想象和夸张成分较多。从衣冠服饰上说,俗人多为中原汉装,神灵则多保持异国衣冠;晕染法也不一样,画俗人多采用中原晕染法,神灵则多为西域凹凸法。所有这些又都随着时代的不同而不断变化。
与造型密切相关的问题之一是变形。敦煌壁画继承了传统绘画的变形手法,巧妙地塑造了各种各样的人物、动物和植物形象。时代不同,审美观点不同,变形的程度和方法也不一样。早期变形程度较大,较多浪漫主义成分,形象的特征鲜明突出;隋唐以后,变形较少,立体感较强,写实性日益浓厚。
变形的方法大体有两种:一种是夸张变形一以人物原形进行合乎规律的变化,即拉长成加灾。如北魏晚期或西魏时期的菩萨,大大增加了服、手指和颈项的长度,濒骨显露,用日之间的距离牧觅,嘴角上翘,形如花瓣;经过变形彻成为风流潇洒的“秀骨治像”。金刚力士则多在横向夸张,加粗肢体,缩短脖项,头圆肚大,棱眉鼓眼,强调体魄的健硕和超人的力量。这两种人物形象都是夸张的结果。
2021年9月11日、12日由敦煌市政府牵头指导,敦煌市文博会、盘子女人坊与吾镜文化联合主办的“2021云裳华胄·敦煌传统服饰文化”系列活动在敦煌月牙泉边惊艳亮相。
本次“2021云裳华胄·敦煌传统服饰文化”系列活动主要包括传统服饰文化大使总决赛、2021丝路新语·中华云裳服饰文化论坛、盘子女人坊敦煌沙漠大秀及沙洲集市等几个部分。
12日傍晚,本次“云裳华胄·敦煌沙漠大秀”系列活动的“重头戏”——敦煌沙漠大秀精彩亮相。秀台搭建于沙漠之上,百余套以敦煌传统历史背景设计并融合敦煌元素的汉服被华美呈现:“供养人”“飞天”身着敦煌壁画中华美服饰的人物跨越千年时空,“走”进这片大漠秀场,与今人对话。
壁画题材
在北魏晚期的洞窟里,出现了具有道家思想的神话题材。西魏249窟顶部,除中心画莲花藻井外,东西两面持节扬幡的方士开路,后有人首龙身的开明神兽随行。朱雀、玄武、青龙、白虎分布各壁。飞廉振翅而风动,雷公挥臂转连鼓,霹电以铁钻砸石闪光,雨师喷雾而致雨。
主要类别
佛像画
作为宗教艺术来说,它是壁画的主要部分,其中包括各种佛像(三世佛、七世佛、释迦、多宝佛、贤劫千佛等);菩萨(文殊、普贤、观音、势至等);天龙八部(天王、龙王、夜叉、飞天、阿修罗、迦楼罗(金翅鸟王)、紧那罗(乐天)、大蟒神等等)。这些佛像大都画在说法图中。仅莫高窟壁画中的说法图就有933幅,各种神态各异的佛像12208身。
经变画
利用绘画、文学等艺术形式,通俗易懂地表现深奥的佛教经典称之为“经变”。用绘画的手法表现经典内容者叫“变相”,即经变画;用文字、讲唱手法表现者叫“变文”。
人画像
供养人,就是信仰佛教出资建造石窟的人。他们为了表示虔诚信佛,留名后世,在开窟造像时,在窟内画上自己和家族、亲眷和奴婢等人的肖像,这些肖像,称之为供养人画像。
装饰画
丰富多彩的装饰图案画主要是用于石窟建筑装饰,也有桌围、冠服和器物装饰等。装饰花纹随时代而异,千变万化,具有高超的绘画技巧和丰富的想象力。图案画主要有藻井图案、椽间图案、边饰图案等。
故事画
为了广泛吸引群众,大力宣传佛经佛法,必须把抽象、深奥的佛教经典史迹用通俗的简洁的、形象的形式灌输给群众,感召他们,使之笃信朝拜。于是,在洞窟内绘制了大量的故事画,让群众在看的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故事画内容丰富,情节动人,生活气息浓郁,具有诱人的魅力。主要可分为6类。
1、佛传故事:主要宣扬释迦牟尼的生平事迹。其中许多是古印度的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佛教徒经过若干世纪的加工修饰,附会在释迦身上。一般画“乘象入胎”、“夜半逾城”的场面较多。第290窟(北周)的佛传故事作横卷式六条并列,用顺序式结构绘制,共87个画面,描绘了释迦牟尼从出生到出家之间的全部情节。这样的长篇巨制连环画,在我国佛教故事画中是罕见的。
2、本生故事画:是指描绘释迦牟尼生前的各种善行,宣传“因果报应”“苦修行善”的生动故事。也是敦煌早期壁画中广泛流行的题材,如“萨捶那舍身饲虎”、“尸毗王割肉救鸽”、“九色鹿舍己救人”、“须阁提割肉奉亲”等。虽然都打上了宗教的烙印,但仍保持着神话、童话、民间故事的本色。
3、因缘故事画:这是佛门弟子、善男信女和释迦牟尼度化众生的故事。与本生故事的区别是:本生只讲释迦牟尼生前故事;而因缘则讲佛门弟子、善男信女前世或今世之事。壁画中主要故事有“五百强盗成佛”、“沙弥守戒自杀”、“善友太子入海取宝”等。故事内容离奇,情节曲折,颇有戏剧性。
4、佛教历史故事画:是指根据史籍记载画成的故事,包括佛教圣迹、感应故事、高僧事迹、瑞像图、戒律画等。包含着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是形象的佛教史资料。这类画多绘于洞窟龛内四披、甬道顶部和角落处次要地方。但有的也绘于正面墙壁,如第323窟的“张骞出使西域图”、“佛图澄”和第72窟的“刘萨诃”等。
5、比喻故事画:这是释迦牟尼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给佛门弟子、善男信女讲解佛教教义所列举的故事。这些故事大都是古印度和东南亚地区的寓言、童话,被佛教徒收集记录在佛经里,保存至今。敦煌壁画中的比喻故事有“象护与金象”,“金毛狮子”等。
6、唐玄奘取经故事画:在西夏时期的敦煌壁画,有六幅《玄奘取经图》,是唐僧取经故事,唐僧、还有人相似猴的孙悟空手牵白马。大都不是独立画面,而是穿插在观音经变和普贤经变中的插曲。后来不断演绎,就有了《西游记》。
山水画
敦煌壁画中的山水画遍布石窟,内容丰富,形式多种多样。大多与经变画、故事画融为一体,起陪衬作用。有的是按照佛典中的山水,参照现实景物加上高超的想象力,描绘出“极乐世界”青山绿水、鸟语花香的美丽自然风光;有的是以山水为主体的独立画幅,如第61窟的“五台山图”。
壁画内容除以上六类外,还有建筑画、器物画、花鸟画、动物画等。敦煌壁画的艺术价值弥足珍贵,在结构布局、人物造型、线描勾勒、赋彩设色等方面系统地反映了各个时期的艺术风格及其传承演变、中西艺术交流融汇的历史面貌。
上述六类壁画,除装饰图案而外,一般有情节的壁画,特别是经变画和故事画,都反映了大量的现实社会生活,如:统治阶级的出行、宴会、审讯、游猎、剃度、礼佛等;劳动人民的农耕、狩猎、捕鱼、制陶、冶铁、屠宰、炊事、营建、行乞等;还有嫁娶、上学、练武、歌舞百戏、商旅往来、少数民族、外国使者等等各种社会活动。因此,敦煌石窟,不仅是人类艺术宝库,也是历史文献宝库。莫高窟以其大量精美的壁画和无数形象生动的彩色塑像,和极其珍贵的大量佛经、文书等珍贵历史文献,堪称世界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宝库之一。
绘画风格
早期风格
较早之十六国和北魏各窟壁画(如275、254、257等窟)感情强烈外露、动态明显夸张的人物造型,以劲细线条勾勒并注重晕染的表现方法,以及用赭红色加散花图案装饰衬底的形式,都明显带有域外或新疆的绘画风格。
西魏风格
(249窟、285窟等)在吸收传统形式并把更多的生活情节和形象融入佛教壁画创造中。通常这个时期的壁画为白粉铺底,以遒劲潇洒的线描和明快的赋色进行绘制。整体上,看来传统画风在敦煌佛教艺术中已得到进一步发展。
北周风格
(290、428、299等窟)通常为大型本生及佛法故事连环画,皆以白壁为底,用流畅的线描勾勒,造型简赅生动,色彩清淡雅丽,虽有的肌肤略作立体晕染,尚存西域绘画遗风,但整体而言,从形象到艺术风格已是汉族传统绘画面貌了。
北周造像风格、洞窟布局与前代石窟相比有两处变化:一是西魏时的“秀骨清像”式造像风格为一种面相浑圆、身体丰壮的风格所取代;二是千佛图像面积增大,佛传、本生故事等原本放在重要位置(墙中部)的佛画内容被移到次要位置的窟顶。其变化折射出北朝晚期佛教艺术传播方向的改变,它体现了中原佛教逐渐成熟,并向周边传播。
唐代风格
题材非常丰富,大致可归纳为:净土变相,经变故事画,佛、菩萨等像,供养人。净土变相的构图利用建筑物的透视造成空间深广的印象,复杂丰富的画面仍非常紧凑完整,是绘画艺术发展中一重要突破,一直被后世所摹仿、复制并长期流传。经变故事画以零窟和三三五窟的图像作为代表,内容丰富而多变,场面和情节被处理得真实有趣。绘画和雕刻中的佛、菩萨等像在唐代的佛教美术中是一重要创造,这些形象所表现出来的动作及表情比前代更加多样化了,出现了多种坐、立、行走、飞翔中的生动姿态,特别是唐代菩萨的形象为古代美术中理想与现实成功结合的重要范例。唐代供养人壁画精心描绘了上层社会生活的基本内容,一三零窟盛唐时期乐庭瑰和他的妻子王氏的供养像是优秀的代表作,有名的还有《张议潮夫妇的出行图》。
宋代风格
由于历史的原因,敦煌艺术由最后的高潮走向衰落,但密画和中原新画风的壁画仍保存至今,北宋洞窟多以前代洞窟改建而成,宋代壁画之下往往覆盖有唐代或北魏壁画,前代洞窟的门口两侧往往有五代北宋加绘的供养人,供养人往往尺寸极大,如真人甚至超过真人大小。九八窟的《劳度差斗圣变》,六一窟的大幅五台山图都显现了当时的构图技巧以及山水人物的绘画水平。
线条色彩
线条和色彩作为我国传统绘画的艺术语言,具有高度的概括力和表现力,能够以简练的笔墨,塑造出个性鲜明和内心复杂的人物形象。敦煌壁画全面地继承了这个传统,并适应创造新形象的需要而有所发展。
壁画的起稿线豪放自由,粗壮有力。寥寥数笔土红线,一只撒野奔驰的野牛脱壁而出;笔力爽快的接线表现了一群猎仔争先恐后奔跑觅食的活泼神态; “篙山神送柱”一图里的人物和建筑部是不用朽子(木炭条),随手勾描的画稿,显然逸笔草革,却仍不失为一幅神采生动的白描。在不经意的落笔起稿中,往往另有一种自然流露于笔墨间的天趣。
敦煌壁画的定形线是比较严谨的,早期的铁线描,秀劲流畅,用于表现潇洒清秀的人物,如西魏的诸天神灵和飞天,线描与形象的结合,堪称关五无暇。唐代流行兰叶描,中锋探写,圆润、丰满、汗厚,外柔而内刚。
四大谜团
敦煌石窟还有没有新洞窟?敦煌石窟,是敦煌地区石窟的总称,包括莫高窟石窟、榆林石窟、西千佛洞石窟、东千佛洞石窟、五个庙石窟。这些石窟分布在现今的甘肃省敦煌市、安西县和肃北县 境内。目前已经发现石窟八百一十二个,其中分别为莫高窟七百三十五个、西千佛洞二十二个、榆林窟四十二个、东千佛洞七个、五个庙石窟六个。 这些石窟分别建于公元四至十四世纪,最早为前秦建元二年(公元三六六年),其余建于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不同时期,这 些石窟有相当一部分是本世纪中叶考古工作者通过清理淤沙才发现的。那么,敦煌还有没有未发现的石窟呢?敦煌研究院的考古工作者的回答是,莫高 窟因为进行过周密的地质探测,可以断言,莫高窟不会有新窟,但在其它几个窟区,由于没有详细探测,还有没有新洞窟至今还是一个谜。
敦煌是否还有藏经洞?一九OO年六月二十二日,敦煌的道士王圆(竹下加录)发现了藏经洞,从洞中出 土四至十一世纪的各种珍贵文物五万多件,其中有佛教经卷、社会文书、剌绣、绢画、 法器等,对研究中国及中亚古代历史、地理、宗教、经济、政治、民族、语言、文学、 艺术、科技提供了数量极其巨大、内容极为丰富的珍贵资料,被誉为"中古时代的百科 全书"和"古代学术的海洋"。至于藏经洞的来历,目前普遍认同的说法是:公元一O三五年,北宋军队与西夏铁 骑会猎于党河之滨,一场恶战之后,西夏人占领了敦煌。在破城之前,僧人进行了一次 大规模的坚壁清野。他们将不便带走的经卷、文书、绣画、法器等物分门别类,用白布 包起来,整整齐齐地码放在洞窟之中,然后封闭了洞口,又抹上一层泥壁,再绘上壁画, 直到公元一九OO年才被发现。
那么,敦煌是否还有藏经洞呢?这是一个中外人士都关心的问题。记者曾就这一问题请教过许多敦煌研究院的专家学者,但都没有得到比较满意的答案,只是被告之,有 这种可能,但目前还没有新发展。可是,记者从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学者处得知,地质 部门在莫高窟探测过程中曾发现一个洞窟墙壁有异常现象,至于是否也是藏经洞,因为 没有打开,所以仍是一个谜。
3.敦煌文献中有多少个世界第一?
敦煌藏经洞内的五万多件文献,是个内容浩瀚的中古时代百科全书,几乎涉及到社 会和自然科学的各个方面,经过中外学者的研究,从中目前已经发现了许多世界第一。
在自然科学方面,敦煌学家从文献中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最早的活字、最古老 的书籍、最早的报纸、最早的火枪、最早的马具、最早的星象图等;在社会科学方面, 科学工作者从中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连环画、最早的乐谱、最早的棋经、最早的标点符 号、最早的栗特语文书、最早的硬笔书法、最早的舞台演出图等。 那么,敦煌文献中还有多少个世界第一,这个谜只有等待全世界的敦煌学专家来回答。
4.敦煌的壁画到底有多少?
壁画是敦煌学的重要内容,敦煌的石窟中大多数都有壁画。据最新统计,敦煌石窟中有壁画的多达五百七十个,壁画面积五万多平方米,是一座博大精美的民族壁画宫殿,也是一条绵延一千六百年的历史画廊,被誉为"墙壁上的美术馆"。敦煌壁画从公元四世纪至本世纪初每个时期都有,跨越了整整一千六百多年,壁画的 内容极其丰富,有佛教尊像画、经变画、佛教故事画、供养人画像、装饰图案等,而壁画 反映的内容就更加丰富了,不仅有宗教活动、宫廷生活,还有普通人的生产、生活各方面的情况。敦煌壁画是专家学者们研究中古时代中国和中亚地区社会各方面的生动有形的画 卷和珍贵资料。
但是,专家学者们早就发现一个现象:许多早期的壁画上都复盖着晚期的壁画,壁画 一层盖一层,多的达到四五层之多。这些被复盖的壁画由于与外界隔绝,壁画保存得都比 较完好。现在一般说的敦煌壁画面积是指石窟墙壁最外面一层的总数,并不包括被压在里面的壁画,因此敦煌宝库中到底有多少壁画,壁画面积有多大,这仍是一个谜。
敦煌藏经洞发现和敦煌学问世已经有一百年的历史,但敦煌学仍是一个成果不断涌现 的世界性新学科,敦煌无论对专家学者还是普通百姓来说,仍是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地方, 众多之谜还有待历史和人们来解答。
敦煌浩劫
19世纪末20世纪初,正当西方列强瓜分长江南北的大片领土的时候, 在中国的西北地区,帝国主义国家也开始了一场掠夺、瓜分中国古物的竞争。
敦煌文献的被盗,是中国近代学术文化史上的最大损失之一。难怪我国著名学者陈寅恪先生悲愤地说:“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