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之初,承载祭祀之功能。
在古代,华夏民族的信仰,基于大自然;农事活动,也格外依赖大自然。故阶级制度下,统治者担着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之大责。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成了举国重事,除夕与腊八、腊二十四,此三节,构成秦汉时期的年终大祭。祭祀的内容,分为两面——蜡祭与腊祭;腊者祭先祖,蜡者报百神。
古人在大年夜通宵点灯,既是为了避免邪气暗中袭入,又是为了给祖先照亮回家的路。
按照从古至今的习俗,年夜饭之前先要给祖先上香,恭请祖先回家团聚。往往由一家之主亲手摆放祭品,点燃灯火香烛。
大年夜摆供品,瓜果点心是少不了的。有些地方还要供一盆“二米饭”,用大米、小米混合煮熟,颜色有黄有白,寓意来年金银满盆。
摆完供品,一大家子男女老少,就在祖宗牌位前依次叩拜,提醒后人们敬贤尽孝,慎终追远。
祭祖,祭的也是过往流逝的岁月。人存于世,生息繁衍,代代相传。传的是血脉,也是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