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微博时看到这个话题,也是自己一直思考的问题。
人与人之间之所以能变成朋友,甚至成为好朋友,其本质上就是你们能在彼此身上能找到共同点,你们能理解对方感受对方。抑或是对方身上的某一点很吸引你,让你想近一步了解,但是我认为前者能成为好朋友的可能性更大,因为你们是相似程度上的人。
刘同的书中有这样一句话,真正的朋友并不会少见一两次面而渐渐生疏,相反,她们是跟你价值观世界观相同的人,她们和你一样在相同的方向上努力,并相互支持鼓励。起初看到这一段话,并没有太多的感觉,但是这个暑假,让我彻底明白了感受了作者写这段话时当下的感受。
某天晚上梦见初中时最好的朋友,一直以来都是最好的朋友,常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大概就是这样吧。这个暑假我们谁也没有提出见面,打破了以往每次假期见面的惯例,可能内心深处还是会想念她吧。有些人,适合放在回忆里。这一句话再适合不过了。因为渐渐的,我发现我们不再是当初那个相似的我们了。随着去到不同学校,不同城市,不同经历,思想程度上也会跟着发生不同的变化,在平时少之又少的只言片语中,我们俩应该都感受到了这种差距,我们的心越来越远了,也不再是相同的人了。但我们依旧保持着当初的默契,将对方放在回忆里,放在最好的朋友的位置上,互相微微一笑,悄悄保护着仅有的回忆。
我的另一个好朋友,也是同样的长时间没见面,某天因为某件事情不得不打电话,拿起电话之前我还怕各种尴尬,毕竟真的太久不见,讲完这个之后讲什么?万一我们俩同时没话讲怎么办?各种担忧扑面而来。然而一拿起电话来我们俩噼里啪啦讲了一个多小时,完全停不下来,丝毫没有陌生感,距离感。大概是因为我们都从对方的话语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感觉到我们是在同一条道路上前进的人吧。那种感觉,真的太好不过了,因为你发现,在前行的道路上,你并不孤单。那一刻我觉得我很幸运,因为有些朋友依旧还在,你们之间依旧没变。
在成长的道路上,思想程度上的差异会慢慢削减你身边朋友的个数。特别是这次暑假回国,感受颇深,再和个别朋友谈论到这个话题时,她们也有相同感受。也许到了一定年龄,我们开始思考、追求的东西不同了,倘若思想程度上合不来,那你们之间剩下的也就只有过去的回忆,回忆一两次时还是会觉得你们之间惺惺相惜,那些珍贵、怀念不能忘却。可回忆更多次的时候,双方都会感到无趣疲惫吧。最后剩下的,就为零了。
思想程度决定了你们是不是相同道路上的人。我想这条定律不止适用于朋友,也适用于恋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