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我是一个现实主义者,偏爱阅读一些社会真实写照类的图书,不爱看小说,对于这个世界上自己还没有发现的事物保持好奇。
年前年后,某些地方的热闹集市里经常会有耍猴人,近些年越来越少了。以前觉得真不道德,皮鞭抽在动物身上时,觉得那些人都是丧尽天良。看《最后的耍猴人》时,里面写猴子与人互相依偎,写耍猴人如何在深夜为了省钱扒火车去广东,如何与猴子一起吃饭,以及在冬天一起取暖,会在老猴子去世以后感到悲伤并给它们“厚葬”。原本我以为的是非对错,似乎在了解了他们的生活之后变得模糊起来,曾经我坚信的开始变得崩塌。
之前很喜欢看柴静的《看见》,为那些在家暴中爆发的女囚犯们感到惋惜,家暴和男尊女卑的思想跟文化程度并没有多大关系,疯狂英语的创始人李阳也会在气急败坏时打骂妻子。但是,我也承认,在农村这种思想更加猖獗,而且更加显性。我喜欢《看见》,喜欢记者们了解事情以后客观不加个人感情的描述,喜欢贴近别人的生活感受别人的处境,在了解以后对一些事情就宽容多了,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大部分的纪实文学都是让人心痛的。例如,袁凌的《青苔不会消失》。里面写在家中等死的煤炭工人,写国界边人工扫雷村庄,写兰考县被亲生父母抛弃的婴儿。一些人为了过更加优越的生活而努力,偶尔还会抱怨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而在中国或者世界上有那么一些人,忍受着战争,饥饿,他们的愿望仅仅只是活下去。会感觉社会制度的完善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尤其是我国,在不断探索中前进。在计划生育期间,有孕妇被抓住强行流产,也有人为了生男孩躲罚款背井离乡。现在,计划生育没了,政府开始鼓励生二胎了,那么曾经那些被流产的妈妈们,以及曾经碍于制度没有生二胎的夫妻们,现在还能再生吗?开放生二孩就能把那些妈妈们心里的伤痕抹去吗?开放生二孩就能弥补那些已经过了生育年龄的夫妻吗?是的,制度的完善需要不断探索,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社会的进步,个人的进步是曲折上升的过程,但是社会的每一次的曲折探索不知道要多少人民付出代价,或是心灵的或是身体的。
还有一个比较喜欢的记者是白岩松,他比前两位更加红,所以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国家层面。他的《行走在爱与恨之间》记录央视一行人去日本考察,他们采访那个时候非常火的日本歌手滨崎步;他们去日本的东京涩谷,感受时尚大都市;他们去参加日本的樱花节,去靖国神社,去感受日本的安全急救教育。我想,这本书叫“行走在爱与恨之间”,是因为行走在日本,白岩松切实体会了它的先进与规范,他们完备的地震安全教育,他们的流行文化时尚文化,还有他们的公民素质,都是我们需要学习和提高的。但是,每一个日本的好都或许让他觉得悲伤!先人曾经付出鲜血和生命将日本从华夏大地赶走,这些年我们努力发展工业,努力提高经济水平,可是看到日本,他发现我们还是有差距。尤其在参观靖国神社的时候,这种感觉尤甚。
白岩松还有一本书叫《一个人与这个时代》,里面以时间为主线,写他个人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他从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到去广播公司工作再到意外参与制作《焦点访谈》,从一个迷茫,默默无闻的广播人变成了一个很火的节目主持人。写中国发展的大事件,澳门回归,申奥成功,写每一件事情背后我们普通人没有看到的困难与曲折。今天,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开幕,身处一个时代的人们或许发现不了,但是站在更高的维度或者用历史的眼光去看问题,每一次国家的小小成就铸就了如今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威望。
白岩松的《白说》里曾经说过媒体人的职业修养。大众了解事情的真相,都是通过媒体,或者报纸,或者电视新闻,现在渠道更加广泛,获取信息也更加方便。如果媒体人不能对自己说的话负责,在不调查不了解时就妄下定论,就会误导大众。媒体人应该做的是是客观描述,而对事件加以主观评论也是听众观众的事情了。最近的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里,一开始媒体都纷纷传事故原因是小车女司机逆向行驶,让女司机饱受舆论的攻击。后来,经调查事故原因是司机与乘客争吵动手导致,在微博上看到一些媒体发表对于女司机的歉意。但是这种不分青红皂白就直接给人一巴掌,事后了解真相以后再道歉的行为真的可取吗?在言论自由,言论泛滥的时代,不仅仅是媒体人,我们每一个公民都应该珍惜自己的言论自由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这是最美好的时代,也是最糟糕的时代;这是智慧的年头,也是愚昧的年头;这是信仰的时期,更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也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的春天,也是失望的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