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绩效”,那可真是一把辛酸泪啊,其实说到底,“绩效”里真正起大作用的是学生的考试成绩,老师的晋级与此息息相关,哪一个老师晋级的背后没有一段让人心痛的故事呢?(特别幸运的除外)
今天的话题让我想起了几年前的一件往事,挺刻骨铭心的。曾经,在学校连续多年担任毕业班,实在不想中途接班了,便特别申请从头来,我记得很清楚,那是2008年,刚开始有六年级,在初中过渡,我接了一个班,准备好要带四年的,所以,一开始就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和精力,这就是我的“阳光班”,很喜欢这个班的孩子,活泼,可爱,懂事,有礼貌,充满正能量。我们相处得极为融洽,和谐,那种种温馨的故事至今都珍存于我心深处。
可是,到了九年级,学校迫于升学压力,非要把整个年级打乱重新分班,而且要把尖子生挑出来组建重点班,我真是打心眼里不愿意,可怎么也改变不了学校的决策,只好服从安排,接任重点班的班主任。
重任在肩,我已无暇顾及自己心中的波折和同学们眼中的不舍。开始带领新的班级为中考而奋战,这就是我的“阳光百合班”,想了各种办法,使出了浑身解数,全体师生携手并肩,努力前行,终于在最后的中招考试中获得大捷,重点班考上了四十多个,普通班也有几个被录取,而且是原来阳光班的学生。那一年,我校的中考刷新了记录,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群众的赞扬,我心中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了。
正当我沉浸于喜悦之中时,又有“好消息”称,上级领导说中考有功,要为我争取一个市级的荣誉,哎哟,天哪,我连县级的优秀教师都没得过,因为我校的语文成绩比不上其他一类学校,也比不上本校的其他学科。现在竟然要获得市级荣誉了,我不真成了“幸运星”吗?谁知,接下来,另一个“大消息”就给了我一个当头棒喝,全县排名出来了,我的语文成绩在倒数三名之列。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急忙找到校长,他解释说,今年的成绩是重点班和普通班在一块算,没想到重点班考得那么好,普通班考得那么差。当初分班我就不同意,现在可好了,辛辛苦苦一年,竹篮打水一场空,还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因为后三名,我们学校只有我的名字,我真是欲哭无泪。后来,校长又说,后三名还让写检查呢!好啊,那就让我写,写我这一年是怎样不分白天黑夜地努力奋斗,奋斗成了倒数后三名。校长有些尴尬地说,不让你写了。
就这样,我从成功的顶端跌入失败的谷底,就像一个小丑般在剧中演绎。那一年,那一个市级荣誉当然没有“花落我家”,那一年,我的“绩效工资”应该是最低的,那一年,我放下心中的痛,迎接学生成功的笑脸,那一年,不知是我成就了学校,还是学校成就了我,因为,从那一刻起,“绩效”被我放在了教育字典的偏僻角落,不是说它不重要,而是说,它不是最重要的,比它更重要的事情有很多,都等着我去做。
绩效考核总会有这样的公式,那样的数字,我不太懂,也不想去研究,弄懂。一年又一年,总会有老师告诉我,今年的绩效工资你的不错呢,我笑一笑,或者说,今年的绩效工资你的不高哎,我也笑一笑。不是我不在乎,而是我觉得只要认真干好自己该干的工作,做到问心无愧就行了,其他的,没必要计较太多,不一定所有的付出都会有回报的。有那费尽心思算来算去的工夫还不如多看会书,研究一下怎么把孩子教好呢!
关于“绩效”那点事,真的不要太较真,如果天天就盯着成绩不放,不惜和同事闹矛盾,极端挤压学生的课余时间,你的心会越来越小,路越走越窄。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看到成绩以外的教育天空,它是美丽多彩的,那里有更值得我们探索的领域。